“请一定派我去!我是共产党员,请选我!”“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面,谁冲在前面?!”...... 党有召唤,我有响应。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安源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向险而行,一声声“我是党员,我先上”,将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把“堡垒”驻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 党员在岗 凝聚防控一线“红色力量” 大年初一,接到防疫站通报辖区内有武汉返乡人员的电话后,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采取严格防护措施的乡村医生陈萍立即赶往现场,给9名返乡人员做排查、测体温、问情况、登信息,一直忙到深夜12点多才回家。当有人问他“怕不怕时”时,他淡然地回答道,“我是党员,是医生,这种事我不做谁做?” “没有在父亲最后的时候陪着他,是为不孝;但是青山这么多一线干部的后勤要保障,我不能休息......”正月初七父亲病逝,为了防控疫情,初八青山镇机关党员刘木根含泪将父亲火化安葬,初九又赶回工作岗位,联系采购、分发防疫物资、发放宣传单,继续做好防疫后勤保障工作...... 一声令下,医生、机关干部,奔赴战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自疫情防控以来,安源区委、区政府沉着冷静、积极应战,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指挥部,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体县级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下镇街、入村(社区)一线督导推动,各镇街委、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一线走访排查,各村、社区党组织及党小组分片包干一线监控落实,迅速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力推手,第一时间到岗,最快速度就位,迅速投身防控一线,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先锋队”。 党员带头 构建疫情防控“红色壁垒” “在家待着,不要乱逛;宴请聚会,不要参加;疫情过后,再去放松…”“草根宣讲团”成员李国华正用村广播向村民喊话,老党员刘庚伟书写了300余幅防疫标语和告示张贴在青山镇的大街小巷,红纸黑字的标语在青山镇的疫情防控一线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一动一静,是安源区农村老党员们利用自身特长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余热的缩影。 疫情发生后,在安源各个社区、各入村路口都能够看到党员先锋志愿队的身影。他们有的化身“防疫战士”穿梭于大街小巷,入户宣传、摸底排查;有的组成“天天敲门组”,敲开社区群众的家门,更打开了群众的心门。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自觉包村包组包户、全覆盖排查登记、全方位宣做好三防三查三加强工作,真正做到外来人员一个不漏、敏感人群一户一档、重点对象一包到底、公共场所一律关停、群防群治一声到底,引导织密疫情联防联控网,切实堵塞病毒传播渠道。 截至2月3日,安源区共消杀家庭户数3760户,消毒范围累计71.3万平方米,已劝退红白喜事酒席158起,关闭麻将馆571家网吧49家;劝阻外出、聚餐人员累计3.6万人,发放防治宣传单数26.69万份,开展健康教育人数累计5.79万人,印刷宣传品46.83万份。 党员助力 充当特殊群体“红色代办” “再过十分钟,我们就到宾馆房间门口了。今天中午有番茄炒蛋、胡萝卜炒肉,还有一个蔬菜……”随着一段微信语音发送完毕,后埠街社区干部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拎着精心打包好的刚出炉的自制午餐就从家里急匆匆往酒店赶,准备为两位湖北来萍隔离人员送饭。 “手机上可以免费看《囧妈》,值得推荐。”“今天出太阳了,到阳台上晒晒......”每天,安源区新村社区的武汉返萍人员梁萍就会接到该社区副书记、主任周美萍通过手机信息发来的短信或视频问候。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安源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主动化身“代办员”“外卖员”“心理辅导员”,对于辖区内居家隔离的人员除了提供入户测体温、消毒、购生活必需品等周到的“代购”“代办”服务外,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时刻关注,实行包岗对接,用微信视频“面对面”交流,从情感上关心支持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心理援助关怀,为他们排除焦虑抑郁情绪,架起干群守望互助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