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响,传递去岁佳音,鼓足今朝士气。 脱贫攻坚,是高坑镇王家源人镌刻在2018年的深深印记。 今年以来,在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王家源村两委坚定习总书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教诲,咬定青山不放松,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围绕整村退出倾力而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一步一步跨入小康。 王家源村位于安源区高坑镇东南面,面积约7平方公里,下辖六个自然村一个安居小区,共335户996人,有党员54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5户169人,其中2015年已脱贫1户,1人;2016年已脱贫15户,44人;2017年预脱贫21户58人;2018年计划脱贫17户64人;2020年计划脱贫1户2人。 在55户169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按致贫原因来分,因病41户,占比74.6%;因残7户,占比12.7%;其他7人,占比12.7%。按贫困户属性来分,一般贫困户27户,占比49%;低保贫困户28户,占比51%。 此外,来自市、区、镇三级的48名干部与全村56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实行一对一帮扶,一户一策制订脱贫计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务实有效。市委小豹书记心系王家源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指出“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倾尽全力帮助王家源村。在他的直接帮扶下,王家源村扶贫工作获央视《新闻联播》点赞! 王家源村历史上以煤炭开采为主,当时高坑煤矿在村里设有一个采区。为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历史上曾划拨土地千余亩,致使全村几乎无耕地。2000年左右,由于国家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以及煤炭资源的枯竭,王家源村经济一落千丈,加之长期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表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村级经济无力支撑各类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提升。有鉴于此,王家源村于2011年被列为省“十二五”贫困村,2015年被列为省“十三五”贫困村。 针对以上现状,为精准拔出“穷根”,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护航,脱贫攻坚得以“放开手脚”。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针对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严格落实“六个一批”措施,精准“滴灌”,因地因户制宜,为贫困村民致富增收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引进的萍乡市荷树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扶贫资金入股,2015年设立贫困户养殖栏等措施,2018年初,基地向63户贫困群众发放分红共计98252万元,人均484元;总投资109万元,建设光伏发电站项目,装机160千瓦时,现已并网发电;投入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846万元,确易地搬迁贫困户22户83人,普通户23户125人,已于2018年3月份全部入住;总投资934万元,新建源上小学及幼儿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人力、物力、财力,四面八方的力量齐齐汇聚脱贫攻坚战场,厉兵秣马,轰轰烈烈。 一是发展生产解决一批。扶持产业就是扶根本,针对王家源村无土地、无资源、无资金、无产业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主要有三个。一个是2016年引进的萍乡市荷树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羊养殖基地。通过扶贫资金入股,设立贫困户养殖栏等措施,2018年初,基地向63户贫困群众发放分红共计98252万元,人均484元;一个是成立萍乡市一品农嘉农业种养合作社,63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同时带动普通户45户加入,以种植金兰柚,套种蔬菜并开办养殖场为主;一个是建设光伏发电站项目。项目投资109万元,装机160千瓦时,现已并网发电。今年11月,三个项目共计向贫困群众发放2018年1至9月红利近12万元。 荷树坪肉羊养殖某地(资料图) 荷树坪肉羊养殖合作社分红现场(资料图) 二是异地拆迁解决一批。争取省易地扶贫项目,抓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在2组哑子口规划约十五亩建设用地,按照贫困户出资不超过一万元和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建设五栋共45套安居房。项目总投资846万元,其中贫困户22户83人,普通户23户125人。项目于2017年6月19日动工,2018年3月31日全部入住。 王家源移民安置点(资料图) 三是生态补偿解决一批。“绿色”脱贫有声有色、广受好评,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市区交通部门,于2015年底开工高上公路新线路并于当年完成。2018年又完成沥青路面改造以及通组通户沥青路面改造,总长约5公里。结合镇饮水工程项目,接入山口岩自来水,让全村村民喝上干净水;改水改厕50户,让全村村民都用上卫生厕所。2017年在小豹书记的关怀下,为我村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所有工程将在8月底完成,这将大大改善王家源村的人居环境。 王家源村沥青村组干道 四是发展教育解决一批。新建源上小学及幼儿园,彻底解决王家源村和邻村石上村没有学校,导致村民子女就学困难的问题。项目招标价934万元,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9年9月投入使用。此外,对全村在读贫困学生和幼儿进行全面调查,确保能够享受教育补贴的学生一个不落下。据统计,2018年秋季开学有25人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高职就读。 源上小学效果图 源上小学奠基(资料图) 源上小学建设中 五是健康扶贫解决一批。贫困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人口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落实到位。贫困户持身份证明、社会保障卡就医,可享受“先诊疗、后结算”等一站式的惠民服务,就医程序简化,享受预约服务和首诊服务;并建立家庭医师签约制度,由优秀医师组成义诊队伍,走村入户为患者把脉问诊、测量血压及健康指导,详细记录病情,建立医疗档案,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的健康指导。 家庭医师上门体检 六是社会兜底解决一批。针对未列入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部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低保档次较低的现实,切实加大农村低保申报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能享尽享。据统计,28户 37人享受低保。 工作在路上,创新就不会停止。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高坑镇放眼长远,善出新招,不断创新扶贫方式,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让贫困户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正在发生的变化,确保稳定脱贫、脱贫不返贫。 与贫脱钩,与富同行,春风拂暖脱贫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移民安置小区,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沥青干路,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处处彰显着活力和魅力。穷山僻地成过去,柳暗花明又一村;致富门路一齐开,贫困群众乐开怀。 2019年,高坑镇将继续深入实施产业扶持、行业扶持和社会扶持举措,完善政策保障,整合各类资源,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为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脱贫攻坚战场上,将再奏激昂春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