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猝不及防的考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五陂镇及时发动全镇基层党组织根据疫情防控重要卡点、重点战线党员人数情况组建临时党支部,共同参与了这一场见证初心使命的特殊组织生活。 堡垒建在第一线 部署疫情防控“最严网格”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面对疫情侵袭,五陂镇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启动“红色动员令”,根据工作任务需要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一百多名党员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一线,把一面面党旗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党员 哪里就有党支部 五陂镇在重要卡点、村道路口和小区门口均设立临时党支部,重点做好疫情监测、医疗救助、登记排查和宣传引等工作,构筑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在,关键岗位有党员在的红色防控网格化体系,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临时党支部”的带动下,全镇10个村、分场、社区先后在疫情防控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村、社区等重点防控部位,组建起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的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做到动员部署、人员摸排、从严管控、坐班值班“四个到位”。 党旗插在第一线 落实疫情防控“最强执行力” 疫情面前,各临时党支部率先出动,“挂牌”开展工作,在各村出入口设立疫情监测点,以最实的措施、最硬的作风、最严的纪律,把好“村门”,管好“家门”,做到守土有责、为民负责、履职尽责。 党旗插在关键路口上。在全镇各村主要出入口成立“机关干部+村干部+卫生院医生+派出所干警”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对进出路口人员开展督查检查和宣传指导工作,劝导群众尽量不出门、不聚会、不扎堆,呼吁群众加强疫情防控意识,管好自己,珍爱家人,共同抗击疫情。 党旗插在联防联控服务点上。五陂镇大田村有1例确诊病例,五陂镇抽调精干机关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和巡逻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执行“抗疫红色动员令”,在小区联防联控服务点树起党旗,有力有序开展排查、检测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被隔离群众12户57人的平安,确保最大限度“锁死”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冲在第一线 争当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 面对疫情,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周书记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看着她这些天在村里白天黑夜的忙活,我真的心疼。”凌晨两点,给值守在村口的第一书记周理送来热茶和水果的村民说道。为了抗击疫情,周理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吃住在抗疫一线,宣传、摸排、劝导、值班值守……处处可见其忙碌的身影。在摸排中,周理发现一名武汉返乡人员出现发热症状,当即让其居家隔离。在家隔离期间,周理每天上门了解其健康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稳定他们的情绪。在该人员被确诊后,周理带领村干部调动村内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日夜坚守第一线,与值班人员同吃、同住、同防控。“面对疫情,我要尽全力守护好一村人”。正是由于周理的及时排查处置,才避免了更多人被感染。疫情面前,她是第一书记,守护全村人就是她的全部使命。可是,她也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正是因为她的舍小家顾大家,才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确保了整个村庄每户、每人全部管控,她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书写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日行三万里的基层医生宋学,72岁老党员王章发,甘当群众“送货员”的社区书记彭娟,舍小家为大家连续驻守岗位15天的白衣天使王艳......疫情面前,一个个党员冲锋在前,逆行而上,用信仰筑起了一座座“红色堤坝”,用初心映照着一面面鲜红党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