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击战在全国各个角落打响以来,本该是普天同庆,万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但作为枫树岭上的赤山镇中心卫生院在整个春节期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有的在准备应急物资,有的在做预检分诊,有的在开展消杀,有的奔走在乡间小道,正在火速赶往武汉返乡人员家中开展体温监测,了解健康状况……,在党旗的引领下,用初心与使命绘聚成一幅抗击疫情战斗的精彩图画。 抗击疫情,他是“领头雁” 1月27日,梁海峰院长接到防控疫情以来,自己患有严重的感冒,咳嗽很历害,但他不顾身体挺不挺得处,亲自坐阵指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为了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控工作,应急物资使他伤透了脑筋,每天亲自到上级部门去协调防控物资,联系生产口罩、防护衣的相关厂家,只要弄到一点就快速的送往医院。大年三十,因感冒实在支撑不住了,才挂了几瓶点滴,一拔完针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大年初一,当赤山镇武汉返乡人员数据猛增时,他思绪万千,一边担心医务工作者的安全,一边又担心赤山镇人民生命安全,在他的领导下,紧急召开研讨会,在原有部署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更加科学的防控方案,用他的话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镇人民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全院联动,众志成城,为了赤山镇人民的生命安全,加油!”。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梁海峰院长每天坚守在医院,关心关爱一线人员身心健康,为员工准备营养餐,为全院员工煎制好预防肺炎的中药方剂,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后勤保障,让所有员工过上了一个暖心的春节,让所有的员工以最好的姿态投入到抗疫一线。 梁海峰同志在整个抗疫过程当中,率先垂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靠前指挥,让赤山医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乡村防控疫情主战场。 防控一线,她的身影最迷人 通过部署,张海清同志承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面负责人,深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关系到全镇人民的生命安全,她义不容辞的扛起了责任。 自疫情暴发以来,返乡数据每天在不断的剧增,她每天要与上级部门对接名单,并将名单一一理清,有些名单信息不详细的,为第一时间切断传播途径,她都会一一打电话给村委会咨询返乡人员的具体信息,包括返乡时间,联系方式,返乡车次,密切接解人员登记等,并按村做好电子版,一一分发给各管村团队长,以便第一时间对返乡人员进行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统计数据也是一个大工程,9个团队的监测数据都由她管理汇总上报,她每天仔细的核对数据,只听到健盘的声音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整个疫情期间,她没有休息过,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很早就来到了医院,很晚才离开医院,连续高强度工作使她疲惫不堪,有时候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稍作休息又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整个春节期间,镇守在医院,没有回家吃过一顿团圆饭,有一次她女儿打来电话:“妈妈,我很想跟你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她掩没了内心的愧疚,眼睛夹满了泪花,但一下子又投入到了工作。 除管理防疫工作,张海清同志自己也承担着两个行政村返乡人员的管理工作,她始终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每天下户去到返乡居民家中进行体温监测及健康宣讲,告知他们在家中进行医学观察的重要性,教村民正确合佩戴口罩和正确的洗手方法及耐心指导体温计的使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她始终在践行党旗下的铿锵誓言。在她带领下,目前赤山镇返乡人员体温监测正常,身体无异常。 疫情面前,他不辱使命 一身白衣诠释着他对赤山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从医近20年的张练同志,始终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在医疗行业努力奋斗着。 作为医务科长的张练同志,还承担了儿科“三班倒”工作,现在正值冬春交季时节,儿科患儿正是接诊高峰期,张练同志每天要接诊近20多个病儿,除完成日常接诊外,还要挤出时间完成病历书写,工作量非常大。当他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时,主动请愿,要求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我一定要去,我不会把科室里的工作耽误的,全力做好抗疫工作”。 疫情期间,他牺牲了春节休假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他老婆是河南人,本来打算春节陪老婆回娘家过春节,但是他主动取消了假期。他每天7点不到就来到医院,到科室查完房后,迅速处理住院患儿。而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下到返乡村民家中做监测工作,对全家人做健康防护宣教,告知正确佩戴口罩与洗手方法等,并自带消毒液帮助村民家做消毒工作。 在一次下乡监测的过程中,发现一位返乡人员出现发烧,他仔细检查了病情之后,跟他开了一些药,为防止传染源播散,主动帮他到诊所拿药,并守护他的用药反应,通过4个小时的守护,最终返乡村民终于退烧了,他揪紧的心才慢慢的放松下来。 看到门诊接诊量大,张练同志不惧风险,义无反顾的主动承担发热门诊的接诊工作,易玉看到他疲乏的样子,叫他去休息一下,他说:“医院现在每个科室都很忙,为了减轻临床科室的压力及交叉感染的机会,发热病人尽量在门诊先检查,那样科室风险就小一些”。 在疫情面前,张练同志永远向党旗看齐,虽然现在还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但是他却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党员,在危难时刻始终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疫情一线,她是“排头兵” 嘴勤、脚勤、脑勤是管理好院感工作的最重要举措。从事院感管理工作10余年的张晓辉同志,用行动保障医院的生命安全,用智慧谱写了健康赞歌。 从疫情一开始,她没有停歇过,每天7点不到就来到了医院,首先就是查看发热门诊的隔离消毒工作,防护用品的储备情况,预检分诊人员的安排,医院消杀的指导等,事无巨细,她是那么的仔细认真,特别是对接收发热病患的登记本,她会全部做好分类,根据病情进行分析,对重点可疑的病例立即报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使这些资原能第一时间能够第一时间做到监管与控制,有效遏制传染源的进一步扩散,有效夯实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医务人员的培训是他的生重要职责,为了使全院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熟悉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她认真梳理课件,做成PPT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开展培训,并现场开展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而防控设施的操作使用更是重点,如六就洗手法、消毒法,防护衣的正确穿脱法等,分科室进行现场演练,对考核不合格的重新培训,直到所有人都掌握为止,进一步为防控疫情提供了安全保障。 对密切接触了疫区人员,医院需紧急派出医务人员及救护车上户进行监测,返回后,车辆的消杀,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处理,这项工作落在了张晓辉头上,她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分日夜,守护着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自疫情爆发以来,她没有休息过,她女儿在上海因流感发烧几天,她也没有时间去管,虽然心里担心,但还是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防控疫情的阵地上。用责任与使命践行自己的职业情怀,她是抗疫战线上的“排头兵”。 防控一线,党员显本色 我志愿献身医学事业,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奉行人道主义精神。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病人为中心,练就精湛技能,让更多生命得到康健,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李超医师踏入医院大门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当防控疫情席卷而来时,李超副院长如坐针毡,主动请缨,参加抗疫工作,但院长担心他应付不过来,对他说:“李超,现在是内科病的高发季节,加上疫区返乡人员大增,接诊工作量很大,你能行吗?”可李超副院长急切的说:“我是一名党员,又是班子成员,危难时刻我不去谁去呢”。他下到科室,取消了所有医务人员的春节假期和双休,平时在科室他的业务量是最大的,一天要接诊几十个病人,每天饭点都赶不上,本来就很忙的他现在加上疫情防控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李超同志全力投入到抗疫一线,他管理的2个村武汉返乡的人员较多,自己又是家庭医师,所以下乡做监测及宣传工作全部由他自己做,因为科室实在是很忙,所以他下户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晚上去做监测,每在做完所有人返乡人员的监测都要到晚上10点多,但他从没有说过一个累字。 1月30日,他管辖的村里出现了一个小孩发烧,咳嗽几天,而且还与武汉回来的叔叔有密切接触史,当时考虑是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需要上户去跟小孩的家人做监测,他根本没有想过被感染风险,第一时间到他们家进行监测与消杀,与其家人做心理疏导,消除其家人的恐惧心理。 随着发热门诊病人剧增,需要安排发热门诊值夜班,由于医院防护条件有些简陋,防护用品又紧缺,发热门诊的防护要求有些差距,而被安排的年轻医师担心风险,有些犹豫,李超同志主动提出来由他到发热门诊值班。整个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岗位,认真排查疫情传染源,筑牢了疫情传播的防火墙。 那里有需要,那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以上的故事在赤山医院只是一个缩影。赤山医院全体党员及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战场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高举党旗,临危不惧,义无反顾,用初心与使命践行着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爱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