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上栗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号召,积极投身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一线亮身份、站前列、当先锋,在抗击疫情中守初心、担使命。 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吹响战“疫”红色“集结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上栗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全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集中办公、日调度、周例会等工作制度,全面启动联防联控工作。 及时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提示》《关于明确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严守疫情防控“十必须十不准”纪律要求的通知》《致全县党员的一封信》等文件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格履行防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同时,县委专门成立5个疫情防控督查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防控工作责任。 以上率下,科学施策,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书记肖妮娜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第一时间赶赴医院、镇村(社区)、居民小区,现场了解物资准备、预检分诊、医疗防护等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慰问3位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疗队队员家属。 县委副书记、县长利军深入交通卡口、超市等疫情防控一线,对疫情监测、物资保障等工作进行现场调度,推动防控工作落实落细。 县级领导干部和“包村长”纷纷深入挂点乡镇村,因地制宜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县委组织部及时下拨专项党费20多万元支持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指导在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留验站、道路检测站、网格防控点等防控前沿阵地成立临时党支部26个,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疫情防控一线,共同喊响“我是党员,我带头”口号,主动认领先锋岗位、党员责任区,带头落实防控宣传、入户排查、卡点值守、隔离观察等各项防控举措,入户排查辖区内武汉来栗人员、发热症状人员和有风险的隐匿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党员带头,群防群治,筑牢群众生命“安全网” 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网格化管理,采取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排查登记、全方位监测管控等方式,构建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防护网络,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优势。调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力量充实到村(社区)防控一线,成立44个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县城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对重点人员实行乡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党员乡村医生“三盯一”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通联防联控最后一公里。 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统筹村级党群志愿服务队、义务巡防队、党小组长、村民组长、老协组织等各方资源力量,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合力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赤山镇新店村党支部书记杨永明驱车1500多公里,从浙江取回10000个急需口罩,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上栗镇水源村“第一书记”黄敏自掏腰包给村里的贫困户送上100个应急口罩;东源乡石岭村年逾古稀的老党员李炳根主动请战在卡点值守;“肢”难而上的党员乡村医生周自根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是广大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青年党员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村组卡点24小时轮流值守;乡镇“五老”人员走街串巷,自觉充当疫情防控宣传员;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忘党恩,当好隔离群众的“代购员”,成为了疫情防控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全县“两新”党组织主动作为,发动爱心人士捐款捐物70余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奏响了党群同心,全民抗“疫”的时代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