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历历在眼前,心怀感恩再出发;只争朝夕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1月3日,邓威同志在安源区白源街新任班子成员见面会上的表态,依然铿锵有力。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后,1月27日(大年初三)清早,他驱车260多公里、3个多小时,撇下妻女孤身一人从宜春靖安岳父家,直奔工作一线。时至今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持续奋战坚守在岗位,是大家眼中闲不住的邓党委。 率先垂范,当高举党旗的“践行者” 面对疫情侵袭,分管党建工作的邓威同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牵头组建7个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设立9个党员先锋岗,刊发《致白源街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发动全街400多名党员、群众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队伍,做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各临时党支部在辖区6个村(社区)设立25个监测卡口,对所有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登记、体温监测,抓好湖北返萍人员的摸排、居家隔离等工作,劝阻取消各类红白宴席15起,关停麻将馆37家,做到了信息不遗漏、监测全到位,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邓威同志始终与全体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说:“关键时刻,群众看党组织、看党员,作为组织委员,我必须以身作则,明知危险也要冲锋在前,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兑现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全体党员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疫情面前响亮的喊出了“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铮铮誓言! 守正创新,当把好导向的“解说者”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疫情面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分管宣传工作的邓威同志,带领宣传战线的同事,统筹网上网下、大事小事,办好办活“靓丽白源”微信公众号,既及时报道各级领导督导抓实疫情防控的工作动态,又积极发掘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事例,推出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爱心人士、扶贫干部、第一书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等事迹材料40多篇,在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央视七套、中国军事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央级媒体上稿5篇,江西日报、凤凰网等省级媒体上稿6篇,萍乡日报、萍乡电视台等市级媒体上稿52篇,区级媒体上稿20篇,从各层次、多角度立体展现了全街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同时,刊发《致白源街人民的一封信》,发动引导各村(社区)借助红色广播、海报宣传单、横幅电子屏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目前,已悬挂横幅134条,发放宣传单2万多份,印刷宣传品2.6万份,张贴宣传公告154条。 硬核防控,当最接地气的“逆行者” 农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薄弱环节。邓威同志驻守在白源街第一大村——大陂村,这里与高坑镇交界,人口多、路口多,过往人群复杂,加上总投资25亿元的凯光新天地生态旅游区项目坐落于此,有来自湖北、新余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不可控因素多,防控难度大。针对这个村情,邓威同志在驻点领导的带领下,与村“两委”班子、街机关干部,对全村13个村民小组划分5个片区,设立2个村主要出入口,组织发动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以及群众志愿者20余人,轮班值守监测,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7名湖北返村人员已全部解除隔离观测,实现了零疫情。2月2日下午5点多,他陡然出现类似发热症状,想到昨天下午带着工作组上户做湖北返村人员刘某某的思想工作,顿时吓的不轻。晚上7点多回家吃完感冒药,打瞌睡就睡了,等晚上9点多醒来,发现妻女的未接电话、微信视频17个,把她们急的差点开车从宜春靖安赶回来,回微信视频给她们时,她们哭哭啼啼地抱怨,“爸爸,你是不是要隔离?”“你好歹也是一名干部,冲在前面做什么?”第二天,邓威同志身体恢复正常,立马又回到岗位了。邓威同志还对接联系江西万家福粮油贸易公司,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这家有着60多名员工的民生保障企业,初三就开始复工复产,比其他企业提前了15天,防控压力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问题。他积极与企业沟通,现场指导企业细化完善复工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员工健康档案等,联系渠道购置配齐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医用物资,督促企业加强员工防护教育,推行分餐制、每日两测体温两报告情况、电话联系客户等措施,做到了零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邓威同志始终发挥好党员干部“主心骨”“贴心人”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时,作为一家之主,他对家人是愧疚的,参加工作10年,年休假没休过,当年妻子周六半夜产女后,周日他还继续去上班,陪产假也没休过。但他只能将这份愧疚化为工作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他说:“是党和组织培养了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家人没有理由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