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央广网、央视频同时聚焦 “口罩一人一个,用酒精擦一下手,工作的时候相互间隔1.5米以上……”2月25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温盘村的扶贫车间明利鞋厂正式复工。 这天,张爱连和同村的王丽红、张秋云一起来到鞋厂报名,这是她来工厂上班的第一天。王丽红、张秋云是这个扶贫车间干了小半年的“老员工”了,不过她们和张爱连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建档立卡贫困户。 让张爱连鼓起勇气来工厂上班,源自村里扶贫第一书记张怀萍说的一番话:“不会干活有人教,扶贫车间里都是同村人。表嫂,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 “是啊,都是乡里乡亲的在一起,不会干我还不会学吗?”想到张书记说的这些话,张爱连一边填写入职表一边暗自鼓劲。 青山镇温盘村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两个省级贫困村之一。为发展扶贫产业,让贫困户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村里想办法让在广东发展的钟祥明回乡办起了扶贫车间。 疫情期间,在企业担心用工问题的时候,村干部对贫困户鼓励动员,贫困户从家里走了出来,走进了扶贫车间。2月25日,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个不落地来到车间工作,往年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也留下就业。企业很快招到100余名工人,两条生产线顺利开工。 “来这里上班包教包会,新人前三个月还有1800元的保底工资,我以后就在家门口上班了。”年前在广东打工的黄祖江说。 窗外,田垄间的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踩着缝纫机制作皮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