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算高,一张晒得黝黑却憨厚朴实的笑脸,说话不急不躁,身着志愿服务马甲,忙里忙外一刻也不落座,他是萍乡市安源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也是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名平安志愿者。 站在小区门口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外来人员进出情况,发放临时通行证,拿着小广播在小区里巡回宣传,劝导居民正确佩戴口罩等等,这是自疫情发生后他每天协助当地社区所做的工作,从早到晚,风雨无阻。很快,他成了小区居民称赞的“志愿者”。 当从社区书记口中得知另一个没有物业的小区住的大多是老人家和上班族时,他又主动请缨,“段所,我们小区志愿者多,您跟社区书记说一下把我调过去吧!我不怕累!”换小区后,拉警戒线、张贴宣传单、测量体温、填写发放临时通行证、外来人员登记,虽然是志愿服务,但他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于是,这个小区门口便多了一位敬业的“门神”。 有一天突然降温,有户居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老人家中余粮不多了,子女又不在身边,特别焦急的打电话向社区求助。社区干部马上联系他,他二话没说“行,放心,这事交给我。”于是,送菜、送水、送日用品,他成了这位老人私人订制的“快递员”。 一天、五天、十五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丝毫没有放松对疫情的警惕,也一直践行着他的诺言:“段所~您放心,只要我们单位没复工,我就一直在这里职守,疫情不退我不退!” 像他这样的志愿者还有许多,他们是安源区社区矫正对象中的一个缩影,他们严格遵守司法所的规定,认真学习防疫知识,定时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不走亲不聚会,随时接受定位检查,一有时间就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防疫和社区矫正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