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五陂镇召开脱贫攻坚问题分析与座谈会,镇党委书记梁志田主持会议,镇党委副书记欧阳耀波、人大专职副主席刘求文、民生工作部部长廖希峰、各村第一书记、镇扶贫专干参加会议。 会上,在听取目前扶贫工作进展的汇报后,梁志田和与会人员围绕推进脱贫攻坚中的问题短板、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讨论交流,并结合本镇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就如何抓好我镇今年脱贫攻坚工作,梁志田亮出“三大法宝”: 一、决胜脱贫攻坚,念好“精准”二字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用辩证的眼光分析扶贫对象,时刻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准精准帮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方位享受到相关的扶贫政策;二是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数据必须精准清楚,档案信息资料要齐全完整、逻辑关系要准确无误;三是要密切关注贫困边缘户,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摸清楚边缘户的住户条件、重大疾病治疗问题、基础设施及生活来源,通过建立贫困边缘人口有效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贫困边缘户防贫保障机制,保持收入稳定增长,保障生活稳步提升,坚决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 二、决胜脱贫攻坚,实现“造血扶贫”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要真正实现脱贫,必须要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当前,我镇在脱贫路上存在着自身土地少、个人就业能力有待提高等制约因素,因此要集中力量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因人设岗。 产业扶贫: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精准对接市场,在分析好本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情况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抱团发展,按照市场需求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红利,把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 因人设岗:对贫困人口进行再摸底,认真分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根据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培训意愿等情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根据本地人口结构,关注贫困群众就业意愿,综合考虑培训人员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并结合本地相关产业情况,开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入企打工、家门口就业,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相关岗位,切实激活贫困群众的就业活力,激发群众自身生产力,实现自信自强、自力更生。 三、决胜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用力 一是干部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深入学习好扶贫政策相关内容,全面了解好省、市、区的扶贫任务清单,切实落实好市区相关扶贫工作要求,包括把扶贫线上所有政策内容做到全熟知、全清楚;强化扶贫干部对扶贫业务操作的熟悉度,确保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开展情况、帮扶对象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二是要全线出击,加强排查。各扶贫干部要对贫困人口进行再摸底、再排查,通过走访入户、详细交谈,了解贫困人口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和资料记录,及时跟进脱贫效果;全体扶贫干部要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有力措施,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要抓好台账和相关佐证材料梳理工作。要以“一环扣一环”的严谨态度和逻辑,进一步完善好台账资料,做好相关佐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全面细致地核实,做到信息精准、归档规范、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把基础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交出经得起评估和检验的扶贫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