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欢迎谭金朝回家 经过近7个小时的长途奔袭,2月29日下午2时许,与亲人失散32年的下埠镇光华村村民谭金朝在九江小伙陈勇的护送下,终于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这个温暖的时刻,是30多年来谭金朝多少次在梦中梦到过,却难以实现的。如果不是众多好心人,尤其是陈勇和庐山一米阳光志愿者协会及萍乡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的爱心接力,或许,回家仍然只能是他心中的一个念想。 结缘:拾荒流浪者有了一个家 今年46岁的谭金朝年幼时父母病亡,丢下嗷嗷待哺的兄妹4人。因营养不良,他6岁才学会走路,智力发育也受到影响,只读过两年小学,只有10岁左右的智商。1988年,14岁的他独自离家外出,扒上火车一路来到宜春、南昌、九江等地。 在认识陈勇之前,谭金朝一直过着风餐露宿的流浪生活。靠拾荒、乞讨为生,住过寺院,睡过街边、桥洞。寒冷的晚上,他甚至不敢睡觉,怕冻着,只能白天眯一会儿。 2018年5月的一个晚上,在九江街头捡拾废品的谭金朝来到一家刚刚装修好的店铺门口,看到店主陈勇正在收拾装修垃圾,便叫了一声:“你好,老板,你这几块废木板能给我吗?”陈勇应了一声“你拿去吧”,转身就去后厨忙去了。等他出来一看,谭金朝已把店里打扫干净,大堂整理得整整齐齐。 “别看他是位拾荒者,但懂得知恩图报,人品不差。我当时就决定安排他在店里做事。”陈勇说。 于是,谭金朝在陈勇的“浔三哥”煲仔饭餐饮店里当服务员,不再过着居无定所、没有安全感的流浪生活。两年来,陈勇把谭金朝当家人一样对待,过年过节带着他回家,聚餐、照全家福。谭金朝记不清楚自己的生日是哪天,陈勇就把店铺开业的那天当作他的生日,为他庆祝生日。 谭金朝在店里做事也很踏实,每天早上6点就到店里打扫卫生、准备营业。问他为什么做事这么用心,他的回答很简单:“你对我像家里人一样,帮家里做事不累。” 亲人相拥叙血脉亲情 寻亲:九江萍乡两地爱心接力 虽然生活安定下来了,但谭金朝心里仍然有一个愿望:找到自己的亲人,回家看看。尤其是逢年过节,陈勇发现谭金朝总显得有点失落,特别念家。可谭金朝既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也说不清家乡的具体地址和亲人的名字,只模模糊糊记得自己是萍乡人。 今年春节期间,看到谭金朝又流露出思乡之情,陈勇决定想办法帮他寻找亲人。他先找到做刑侦的初中同学,请他帮谭金朝寻找亲人。同学向上级反映了此事,上级立即派出法医专门到九江来为谭金朝采血,可是线索少之又少。“当时我想,要是万一他找不到亲人,就让他落户在我的户口上,了却他的一个愿望。” 随后,陈勇夫妇找到庐山市南康镇派出所求助。派出所针对萍乡市谭姓人员进行搜索,就在一个个名字从谭金朝耳边飘过时,他突然想起他的哥哥名叫谭金明。于是工作人员立马进行搜索,并对这一名字的同名者进行电话询问。最后终于打通了谭金朝哥哥的电话。经过视频通话初步确认后,2月28日,谭金明从萍乡火速赶到九江,与谭金朝见面相认。 陈勇(右)与谭金朝(左)依依惜别 圆梦:回到阔别三十余载的家 32年的回家梦终于快圆了,可谭金朝没有身份证明,家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才能顺利回到家乡?疫情期间乡亲们会欢迎他吗?他回家后住哪儿?在他回家前一天的晚上,庐山市一米阳光公益联合会周会长拨通了萍乡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文兰英的电话。当文兰英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们的忧虑时,果断地说:“非常感谢你们为谭金朝做了这么多事,他明天就要回家来,这里的事我们来办。” 放下电话,已是晚上10点多了,文兰英迅速联系谭金朝老家下埠镇光华村的村干部,向他们汇报情况。了解情况后,光华村村干部迅速在网上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接着,文兰英又向湘东区相关部门汇报,连夜安排志愿者准备好迎接谭金朝回家。 2月28日早上7点多,光华村村两委和下埠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谭金朝整理房间、收拾床铺。 2月29日早上,由陈勇开车,谭金朝和哥哥踏上回萍的归程。下午2时许,顺利回到家中。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被谭家亲人簇拥的陈勇动情地说:“我知道,回家、找到家人是谭金朝32年来的心愿,我终于帮他实现了这个心愿,也了了我的一个心愿,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陈总,你就是我的亲人,感谢你们全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照顾”“感谢陈总,感谢所有的好心人,感谢你们的大爱帮助我们一家团聚”……在一片真诚的祝福中,谭金朝兄弟与爱心人士依依惜别。 “以后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尽快联系,帮你办好身份证和户口,还要到工业园帮你找份工作。”临别前,萍乡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文兰英安慰谭金朝。 “回到家,心里感觉很安稳。”谭金朝说,“虽然在流浪时我吃过很多苦,但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