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二医院 查看内容

萍乡确诊病例一夜“清零”,八旬母催副院长儿子回家

2020-3-10 10:15|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萍乡观察

摘要: 3月8日中午,87岁的老太太陈桂兰一边在地里采摘艾草消磨时光,一边等着儿子一家三口从萍乡城区驾车回家吃午饭。12时20分许,一辆黑色小车停靠在老太太的家门口。周录平带着妻儿走下车时,身体硬朗的老太太急切见到儿 ...
      3月8日中午,87岁的老太太陈桂兰一边在地里采摘艾草消磨时光,一边等着儿子一家三口从萍乡城区驾车回家吃午饭。
      12时20分许,一辆黑色小车停靠在老太太的家门口。周录平带着妻儿走下车时,身体硬朗的老太太急切见到儿子,从地里几个“骏步”就过来了……
      周录平是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以往每个周日都要回家的他,这次因为疫情,已有快两个月没回来看望父母了。

(患者康复,右一为周录平)

一天接打200多个电话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收治新冠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

      今年1月21日,从该院收治第一名确诊患者起,到3月5日最后6名确诊患者出院,全市33名确诊患者全是在该院治愈出院。

(二医院门诊大楼)

      周录平是该院副院长兼医务科科长,也是该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副组长,担负着早期隔离病区的规划、收治确诊患者后防护物资的筹集、医院与疫情防控指挥部之间的上传下达和隔离病区医生的调配等等诸多具体事务。

      从1月21日收治第一例确诊患者,到3月5日最后6名确诊患者出院,这44天的疫战中,周录平到底有多忙?

      周录平坦言,“疫情没暴发前,手机早上充满电,晚上仍有40%的存电;疫情暴发后,手机每天下午就没电了,我一天接打电话就达200多个。这些电话有的来自指挥部,有的来自市直和各县区医院,有的是捐献防护物资的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更多一部分来自本院医护人员的各种咨询、请示、病情报告、分析等等,有时接一个电话,就有3-4个电话打进来,挂电话后又得一一回过去。”
 
74例疑似病例 排除41例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是一栋两层楼房,位于该院住院大楼后面。没有暴发疫情之前,这里住着50多名传染病患者。

(传染科大楼变身隔离病区)

      今年1月中旬,疫情暴发之初,在该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和统一调度下,该院迅速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周录平按照医院党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徐萍,医院院长、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红的要求,迅速安排人员将传染科患者全部转移,重新消毒后将整栋楼房设置为隔离病区,其中一楼24间为确诊患者病房,每间病房设置2张病床,共计48张病床;二楼20间病房,其中用于收治疑似病例10间,用于留置观察10间。为避免相互交叉感染,疑似和留置病房每间只设置一张病床。

      从1月21日收治第一名确诊患者起,到3月5日全市确诊患者“清零”的44天时间里,该院共收治疑似患者74人,确诊患者33人,排除疑似病例41人。

      周录平既是副院长,又是领导小组副组长,同时还长期兼任该院医务科科长。在抗疫期间,按照工作职责,周录平迅速组织医院广大医护人员进行阵前培训,调集1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进入隔离病区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展开救治,同时还调集10多名医护人员到发热门诊守好第一道防线。
 
营养疗法 一碗药膳数百元

      周录平除了身兼多个职务,他也是一名临床医生,还是一名国家注册营养师。

      众所周知,治疗新冠肺炎目前没有特效药,很多情况下要靠自身免疫力抵御病毒。作为国家注册营养师,周录平深谙其理。因此,周录平凭借自身营养学知识,亲手为确诊患者制定了多套营养食谱,根据确诊患者实际病情,每日早中晚三餐提供营养餐,同时配上口味不同的牛奶和微量元素丰富的各类水果。

      有关领导总结该院救治经验时,就说到了周录平的营养疗法。

      2月下旬,江西各地确诊患者陆续治愈出院。为了将确诊患者早日“清零”,该院党委书记、抗击疫情领导小组组长徐萍采用土鸡与其他名贵药材亲手调制药膳,每日安排专人送至隔离病区,免费发给确诊患者食用。

      “一碗药膳汤成本价要达几百元,但只要能让确诊患者早日康复,这就值了!”周录平打比方说,“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是一支与病毒作战的部队,若要提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要对它加强营养,只有这支部队兵强马壮,才能快速消灭病毒。”

      3月5日,该市最后6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一夜“清零”,200万萍乡人民振奋欢呼。
 
“清零”当晚 八旬母亲催儿回家

      周录平的爱人彭周华是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年12岁的儿子周煜枨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一家三口住在萍乡城区。周录平的父亲今年已是90高龄,母亲陈桂兰87岁,两老与周录平的兄长住在该市上栗县东源乡桃源村。

(一家三口)

      父母年事已高,没有暴发疫情前,周录平每个周末会带着一家大小回乡下陪着父母。前期疫情凶猛,周录平不得不日夜守在医院,连春节也没有回乡下与父母团聚。

      3月5日,胜利的消息传开之后。当晚,陈桂兰听村里人说,萍乡最后6名确诊患者全部出院了,便当即打电话给儿子:“录平子(小名),确诊病人都出院了,你现在可以带着一家大小回来吃顿饭吧?”

      周录平知道母亲不是责怪他“不孝”,而是心疼他身在抗疫一线,每日忙得像个陀螺。于是,他只得连连答应,过两天就回家看望二老。

      3月6日,也是萍乡确诊患者“清零”的第二天。然而,一个地方的确诊患者“清零”,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疫情防控就结束了。周录平仍然走不开,仍然有很多防控工作等他安排,很多的表格要等他核定和上报。

      3月8日是星期日,周录平没有休息,正在办公室看报表。11时10分许,电话响了。彭周华电话里说,“你答应了这两天去看望父母,要不我们现在就去?”

      周录平心生愧疚,挂了电话,起身,关门,出了电梯开始再打电话通知父母,他会带着妻儿一起回家吃午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