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走进青山大地,贫困户的幸福生活映入眼帘。身残志坚的刘勇不等不靠养羊致富、表嫂张爱连家门口扶贫车间就业、八旬老人肖满兰在家种蘑菇合作社包回收、聋哑人黄祥虎女儿黄清因教育扶贫从面临辍学到考入北京建设银行工作......这些都是安源区青山镇坚持“一户一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生动缩影。 勇哥养羊来致富 “这是区里的畜牧专家,来给你看下你家羊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青山镇光辉村第一书记王赣萍带着专家来到了贫困户刘勇的家里。 今年34岁刘勇,原名刘引,引产的引,是光辉村2014年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因为出生时不足月,先天不足,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从10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养羊。从散养10只到30只,刘勇发现家里的羊越多羊崽死亡率越高。第一书记王赣萍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找原因,原来是简易羊圈太小、太挤,羊圈干湿没有分离,小羊容易感染造成的。原因找到了,可刘勇拿不出扩建羊圈的钱。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和本村建材企业又是捐钱又是送水泥钢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给刘勇建起了一栋面积160平方米,上下两层的新羊圈。通过技术支持、资金帮扶以及食堂定点消费扶贫帮扶,刘勇今年小羊成活率达95%以上,预计年底山羊可繁殖到300头,年收入可超过10万元。 表嫂车间制鞋忙 “村里扶贫车间明利鞋厂开工了,不晓得做不要紧,新员工包教包会底薪每月有1800元,表嫂你可以去试一下几,就在家门口上班”青山镇温盘村第一书记张怀萍来到贫困户张爱连家宣传扶贫车间的招工信息,将就业政策送上了门。 张爱连一家是温盘村2014年纳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身体有慢性病只能打打零工,一双儿女还在读书,正是在“缴班子”的时候。镇村干部为扶贫车间招工,来做思想动员,真是说到她心“点”上了,第一时间填写了入职表。今年2月25日张爱连正式到明利鞋厂上班,午饭和晚饭厂里全包,按照计件多劳多得。截至目前已经上了快一个月班的张爱连俨然成了熟练工,钉鞋钉、压鞋扣,手脚麻利的她想着多做多拿点工资。 八旬老人种蘑菇 “今天共收蘑菇6斤,5元钱一斤,一共30元钱,肖奶奶您数一数。”青山镇乌石印象蘑菇扶贫车间回收员将蘑菇钱付给了今年86岁的贫困老人肖满兰。 针对老弱病残的贫困户,青山镇采取“合作社上门教技术+贫困户+保底回收”模式,让贫困户足不出户来赚钱。肖满兰和丈夫孙斌是青山镇乌石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女双亡的他们日常生活都要靠村志愿者和左邻右舍照顾。今年乌石村扶贫车间推出免费送菌包,在家种植蘑菇回收模式,听说只要放在阴暗地方每天浇水就可以产蘑菇,肖满兰也报名领取了30个菌包,没想到一个星期不到蘑菇就开始换钱了。拿着自己种蘑菇的劳动成果肖奶奶开心地说:“我两老今年加起来170多岁了,没想这个年纪还能靠劳动赚到钱,我们一定好好养。” 黄家飞出金凤凰 “干妈我现在有能力了,我也要为防控疫情做点事”,说话的女孩叫黄清是青山镇乌石村贫困户黄祥虎的女儿,“干妈”则是驻村第一书朱琪,春节期间刚刚从北京放假回来的黄清来不及休息便加入了村志愿防疫队。 黄清的父母都是聋哑人,2017年黄清中考落榜,面临辍学,从小自卑而内向她眼睛都不敢直视别人,第一书记朱琪几经努力帮她争取到了教育扶贫省妇联巾帼女子励志班的机会。因黄清家的情况特殊,学生档案法定监护人那一栏,朱琪想都没想就填了自己的名字,从此第一书记变成了干妈。通过教育扶贫两年学习,黄清从不敢看人眼睛到学校文艺骨干,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2019年考上了北京中国建设银行实习机会,通过她一年的努力今年春节她带回了好消息,因为表现优秀,将被录取到北京工作。“咿咿呀呀......”黄祥虎拉着第一书记朱琪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仿佛在说着看我们家也出了一个读书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里有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脱贫路上有真情帮扶的党员干部,暖阳下有努力奋斗的贫困户,精准施策拔穷根,青山人民同心谱写春天里的幸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