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PM2.5数据急速升高,请前往现场进行巡查。”2020年3月2日下午2:10,智慧平台技术员李志强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上发现某点位附近的江西旭林实业数据突高,PM2.5数值达到192μg/m3,PM10数值达到220μg/m3,于是马上将事件派送给生态环境局网格长贺维。网格长带领专业环境执法团队,立即赶到现场,对该企业的排放进行检测及处理,并对第一时间将结果进行了反馈。下午2:30,该点位PM2.5降为42μg/m3,PM10降为48μg/m3;下午3:00,PM2.5降为33μg/m3,PM10降为37μg/m3。 江西信昌制造站点数据截图及事件处理反馈 自萍乡市芦溪县投入350余万元,在全省所有县区中率先搭建大气污染监控平台以来,打破县区环保一级监察力量及大气环境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薄弱、治污工作不易落实的“通病”,有效缓解了2019年城区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倒数、PM2.5不降反升的现状,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20年1、2月份,芦溪县PM2.5浓度较2019年同期下降率达14.53%,PM10浓度较2019年同期下达率为14.79%,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 ‘人海战术’让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在夜晚或周末的时候非法排污。大气监管平台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监察,让污染‘无处遁形’。”芦溪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郑志芳说。该平台以空气微观站为依托,实时生成监测数据。智慧平台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研判,锁定污染源头后,派遣网格员就地执法,从而达到有效治污的目的。 芦溪县分别在县城区范围内分区域安装了45台空气微观站。在兄弟县城交界处安装微观站,解决了外来污染对芦溪县城区污染实际影响说不清的痛点;在工业园区、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微观站,随时发现企业排偷,解决了企业差时偷排而监管不到位的痛点;在中心城区、道路杆、建筑工业安装微观站,及时了解降尘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解决了扬尘管控不到位的痛点。智慧平台专业人员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的拉网式监控,能够精准发现污染来源及扩散趋势,准确分析污染物传输、迁移过程,为下一步针对性施策指明方向。 以“智慧环保”大气网格化监测平台为依托,以县城区内小微站为抓手,芦溪配套出台《芦溪县大气污染事件响应运行实施方案》对落实污染环境事件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网格员,细化到责任人,确保发现问题有人解决有人回应。出现污染事件时,环保局大气管理员告知污染归属网格长,网格长要30分钟内在网格工作群里回复污染事件发生原因,2个小时内回复处置结果。同时,芦溪还建立健全了环境质量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将扬尘管控、企业管控、秸秆禁烧等纳入考核内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予以严格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