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流感之后,庚子年初,强势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将“公共卫生”这个词推到了公众面前。很多病毒感染者均通过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中国人传统“围桌共食”的饮食习惯、亲密无间的饮食关系,在这一刻,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培育健康生活理念、养成文明用餐习惯迫在眉睫。后埠积极响应省“文明用餐行动”倡议书,开展文明用餐行动,打造“四心”级服务。 “专属”餐盒太暖心 从通用消毒餐盘到私人专属餐盒,从分享式简易餐具到可密封精致餐具套装,全街230人的用餐习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时彻底改变。为确保机关干部安全放心就餐,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的第二天,230份贴有使用者姓名的全新整套餐具分发到了每一位使用者手上。每一份餐盒上还贴有使用者的姓名,后埠人纷纷表示拿到带有自己名字的餐盒太暖心。 “分餐”食用太安心 随着“叮铃铃”的午餐铃响,以往食堂排队打饭的热闹和一起用餐的喧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轮流错时、间隙一米排队聚餐的井然有序,以及取餐后即回办公室,分散用餐的宁静和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承载着后埠人对安全用餐、卫生用餐的执着。 文明宣传太用心 通过在机关食堂、社区张贴文明餐桌公约和宣传图片,使用电子屏不间断播放“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引导机关干部、社区营造文明节俭的用餐新风。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微博、宣传栏等载体发布倡议书,向居民发放宣传单,使得“文明餐桌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硬件设施太舒心 为了给机关干部提供一个更舒心干净的用餐环境,街道将原先机关食堂进行了改造升级,将发霉的粉墙刮掉重新粉刷,再贴上更加耐用的瓷砖,如今的食堂焕然一新。在食堂外还新建了洗碗池,方便机关干部清洗自用饭盒。 让我们携手以“文明餐桌”为契机 擦亮社会文明的底色 守护居民群众的健康 争做文明有礼的后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