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料家禽、开垦土地、谋划新禽舍,51岁的“勤奋哥”李和根忙得不亦乐乎。可谁曾想到,几年前李和根还饱受着生活的困苦,在乡亲们眼里,他更像是一个随遇而安的“懒汉”。 20多年前,20岁出头的李和根刚结婚,心怀憧憬、干劲十足,许下承诺要与妻子一同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可现实给了李和根狠狠一击。那年,李和根有了第一个孩子,可这孩子却患有先天智障。起初,李和根相信儿子的病一定能治好,种地、打工,钱一到手就带孩子去看病,但不幸接踵而至,第二个孩子仍患有先天智障。患有智障的儿女、高昂的治疗费用、年迈多病的母亲,仿佛世上所有的苦痛都发生在他身上,李和根陷入绝望,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不想动也不想干了。 悄然间,精准扶贫政策犹如和煦的春风吹进李和根贫困至极的家。2016年,李和根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其家庭代缴了新农合保险,母亲和两个孩子住院看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并获得了残疾人补贴。同时,帮扶干部刘敏和驻五陂镇大田村第一书记周理了解他家贫穷的症结后,也不厌其烦地多次找李和根聊天,苦口婆心给他做工作,宣讲国家扶贫政策。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让李和根再次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点燃他对好日子的向往,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 李和根主动向帮扶干部提出想发展产业的想法,最终商定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院子里养鸡。找准路子后,李和根说干就干,经常参加种植养殖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和根掌握了技术,却不知道上哪里去找钱。这时帮扶干部再次伸出援手,帮助他筹措到4万元启动资金。慢慢地,李和根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养鸡、鸭、羊等有相应的补贴,政府也帮他想办法找销路,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李和根有了养殖基地,整个人不一样了,精气神立马提了起来。回忆往事,李和根坦诚地说:“我有一阵子受了打击,人穷志短,对自己没信心、对未来没期盼,是党的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从那开始,我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第一年养殖收入就有两万余元。”李和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目前,李和根的养殖基地里有鸡150只、鸭100只、鹅50只、羊30头。为更好地照顾基地里的这些“宝贝”,李和根住在了养殖基地,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一刻都闲不下来。 “今年我又种了两亩茭笋、毛豆等时令蔬菜,新开荒了1亩水塘,我还打算把旁边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两亩甜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辛勤付出,“勤奋哥”李和根今年预计能收入5万余元。“在党的好政策下,我有信心走上致富路。”李和根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