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深入各乡镇民营企业展开调研,掌握就业意愿、收集招工信息;组织贫困户“一对一”应聘、送岗位到户、推荐岗位等,促进贫困户转移就业。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力度。对成功输送贫困劳动人口到区企业稳定就业的劳务中介机构,给予200元/人的就业服务补贴;对年内新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实际务工3个月以上的区内企业给予1000元/人补贴;对因疫情影响不能返岗的发放500元/人滞留补贴。三是拓宽就业新渠道。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解决疫情期间贫困户就业问题;着力抓好扶贫车间、扶贫市场、扶贫作坊的建设。疫情期间,已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80余个,解决100余名贫困户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