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萍乡海绵城市的建设,文明城市的创建,萍乡从昔日的“江南煤都”化身为“赣西明珠”,实现了萍乡市“年年有变化 三年大变样 五年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的管理要求,萍乡市委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独具萍乡特色的智慧城管系统,加强了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注重城管指挥中心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智慧城管”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了市城管指挥中心负责的问题发现和评价考核模式。完成了与安源区、开发区城管局的数据对接,积极协调了市、区两级和职能部门的案件下发、处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瞒报”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保障城市管理问题得以及时发现。 二是完善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映迅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智慧城管”管理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由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由突击化管理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初步完善了城市管城的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 三是实现了城管指挥由“数字化”向“智慧化”提升。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管理,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对城市事件进行管理,以计算机智能和人工研判相结合的方式输出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使城管管理者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多维度的分析、预测和优化,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决策。 二、真抓实干,推进“智慧城管”项目建设达标准 今年“智慧城管”项目建设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我们不间断对平台的功能、系统进行调试。 对“智慧城管”平台17个子系统开展了试运行。我们不断对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智能视频分析子系统、短信服务子系统、12319呼叫中心子系统、移动处置子系统、领导通子系统、GPS定位管理子系统、微信全民城管系统、公众发布系统的技术改进和完善,不断测试系统,不断调试,目前基本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系统的试运行。 完成了萍乡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中GIS信息系统的车辆监控模块与北斗车辆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在GIS信息系统的车辆监控模块展示车辆信息和车辆定位信息,以及按车辆车牌号查询车辆和车辆轨迹回放功能。北斗车辆管理系统于2019年8月30日完成在萍乡本地部署系统;2019年9月5日初步具备与萍乡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对接条件。9月份,我中心完成了与北斗车辆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并在2019年11月30日前完成了玉禾田、鑫梓润、玉诚三家环卫公司30辆车辆定位与系统对接。 开发了政务门户系统。政务门户系统主要作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政务用户提供城市运行体征监测、应急处置及平台运维的窗口,针对政务用户之间不同的应用需求,基于平台各支撑系统提供的原子服务聚合成相应的功能接口集,支撑构建于平台基础上的各类应用。 完善了智慧综合管理“城管通”平台。保证了城管通任务高效派发到相应人员进行处理。形成了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利用互联网搜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市政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的数据库,为智慧城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数据和知识服务,为行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依据,为建立智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目前全市已接入200路视频智能分析,加快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监控服务,实现可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六位一体”;强化视频监控等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改变了以往视频“被动”监控的状态,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视频画面,能主动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和区分人、事、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突发事件能及时的发出警报,其在城市管理的安全管理及监测方面的应用必然有助于克服人力疲惫的局限性,且更加有效地协助城管人员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从而实现了城管事件的自动发现、自动上报、快速处理、以及自动核查,提高了城市管理全流程工作效率。 三、部门之间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初见成效 在系统拓展上,紧紧依托市级平台,逐步覆盖全市,将全市范围内实施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全部纳入市智慧城市管理的统一平台,实现了与安源区、开发区、创建办、城管支队及局属一些部门的数据对接,初步实现了数据共享。增设智能环卫子系统。建设智慧环卫平台,涵盖建筑工地、将安源区的玉和田、玉诚、开发区的鑫梓润3家环卫公司全面接入系统。 城市管理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大到民生工程,小到井盖破损,几乎样样都涉及到百姓的生活,哪个细节没管理好都会影响到百姓生活。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智慧城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给城市管理配备了科技的大脑,新技术在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让城市管理变得更加透明,让百姓可以便捷地参与,成为城市的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