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浓时,春风沁人心,春天里的上栗,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摆盘、覆泥、撒种、盖膜,在上栗镇水源村田地里,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集中育秧。一道道工序忙而不乱的开展起来。 为防止土地撂荒,鼓励村民及时开展早稻种植,桐木镇提前谋划,全面调查摸底耕地撂荒情况,拿出二十余万元的专项资金,流转40亩土地集中培育早稻秧苗,待秧苗成熟后,免费发放给各村的村民种植。 为抢抓春耕时机,该镇各村也纷纷不断推出激励措施,由村上出资为村民整地和提供秧苗,洪东村就承包100亩地,由村委会集中耕地、培育秧苗,镇农办提供育秧技术指导,打通了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农民春耕备种、种植早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为全力保障春耕备耕不延误,上栗镇农林办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切实做好技术服务和临田指导;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育秧技术要点,并出台禁止耕地撂荒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方案。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针对早稻种植户按实际种植面积县政府补助50元/亩,最后由镇财政补足至400元/亩。此外,还通过备好集中育秧用种子、农膜、肥料,组织人员进行整理育秧田,全力扶持和发展水稻集中育秧。 走进福田镇长塘村,农户们正在田间铺装,洒水,撒种,附膜,整个水稻育秧过程正忙碌而有序的进行。 今年以来,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福田镇采取“集中育秧”模式,由政府出资统一购买种谷32包,1920斤,肥料38包,3800斤,分发到各个村里,进行春播,打响春播水稻“当头炮”。 据了解,采取集中育秧的方式育秧1亩可栽插10亩,即提高了秧苗质量,又降低了育秧成本。 为有效解决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技术缺乏及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彭高镇70%以上的村都采用集中育秧模式,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集中育秧工作,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据悉,为做好今年的春耕工作,彭高镇免费为全镇农民提供稻种,另外还有340元/亩的农机、稻种补贴,紧急抢修灌溉水渠4000余米,并按人头数乘以2的标准给各村补贴抽水电费,极大提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以来,上栗县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流转驱动、示范带动、服务促动等措施,培育大户,带动散户种植。统筹100万元对50亩以上的早稻种植户实行奖补,统筹各乡镇出台相应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政府出资搭台,农户育秧唱戏,为这个春天谱出了一曲和谐向上的春耕奏鸣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