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将卷芯转入自动组装线,依次进行前称重、检漏、注液、后称重 央广网安源4月9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王春燕)早上8点刚过,走进安源区巴特威锂电池生产车间内红光闪过,机械臂挥动,一支支银色电池半成品依次通过生产线。“每天在这条生产线上,我这个环节可以完成5000支电池的夹具化成工序。”一线操作工游冬香告诉记者。和她一样,在锂电池生产车间的6条生产线上,机器运转,忙碌的生产节奏扑面而来。 工人们将半成品的圆柱型的卷芯进行深度加工,依次进行入壳、底部点焊、拉力测试、上绝缘片、滚槽等工序 工人们将单个电池需要的极片隔膜卷绕成圆柱形的卷芯 自复工复产以来,在安源区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开足马力忙订单,可日产锂离子电池10万支,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电子设备,畅销全国。同时企业积极推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员工209人中有157人为本地员工,人均工资4000元/月,小电池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能量。 巴特威生产的成品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