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篇《“扶贫车间”复工忙》的图片新闻 报道我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 积极组织扶贫车间有序开工复工 帮助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今天,就跟小湘一起 且看麻山镇帮扶干部 变身“红娘”助力“扶贫车间”复工忙 “厂里通知我上班时,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我公公婆婆身体不好,我们夫妻俩必须挑起家庭重担,虽然钱不多,但脚踏实地地干,日子总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4月8日下午,麻山镇汶泉村贫困户许海峰正在宝彦鞋业工厂与工友一起赶制一批女士凉鞋,虽然戴着口罩,但依然可以看到笑容洋溢在她脸上。 贫困群众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工人,如何打通贫困户和企业之间的通道?麻山镇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场大考”都要赢、“两场战役”都要胜的目标,坚持疫情防控不松劲、脱贫攻坚不停步,帮扶干部变身企业和贫困户之间的“红娘”,对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家庭的就业需求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加快贫困户应聘上岗、返岗就业,努力做到不让一个有就业愿望的贫困群众“掉队”。 自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以来,麻山镇重新对帮扶干部进行明确分工,通过线上搭平台、推服务和线下宣传进家入户相结合,帮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也缓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一方面,帮扶干部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详细摸底,摸清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意向。另一方面,对辖区各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详细梳理,形成清单,编制成册。 “为有效提高牵线搭桥的精准度,我们在积极组织扶贫车间有序开工复工的基础上,以贫困户为重点,通过开通一对一、一对多咨询微信群和就业服务电话,以及带着企业需求清单逐户上门宣传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务工需求信息和就业指导等,还分批带他们到各企业应聘。”帮扶干部介绍道。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而且收入也不比去外地少。”在工厂门口,麻山镇麻山村贫困户易炳朝一边对来访人员测量体温一边说道。易炳朝是宝彦鞋业的一名保安。今年受疫情影响,易炳朝迟迟不能外出打工,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帮扶干部知道后,第一时间同宝彦鞋业取得联系,优先安排易炳朝去工厂上班。 萍乡市宝彦鞋业就业扶贫基地位于麻山镇桐田村,属中山宝大鞋业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主要生产品牌沙滩鞋等,产品主要销往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公司已吸纳了5名麻山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收入不断档,生活才能有保障。宝彦鞋业负责人介绍道:“在帮扶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公司响应号召,让贫困户、残疾人优先返岗就业。目前每位贫困户在厂里的底薪是1800元,效益好时也有额外补助。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全镇和周边村优先招聘低收入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进厂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企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