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风镇沂源村,有这样一位驻村干部,他说;“只要群众不脱贫,我就不退休。”从2016年初来到沂源村,已经有三个多年头,这个村子因为他的到来,正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今年60岁的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用在了整村的脱贫攻坚上。他叫芦双红,是江西省国泰民爆集团派驻宣风镇沂源村驻村第一书记。“芦书记到村的这几年,带领大家苦干实干,整个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部书记刘汉增说。 沂源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贫困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全村共有526户22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04人,大多数年轻人靠出外打工贴补家用,村里主要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受山多地少、交通落后等条件的制约,当地群众居住较分散、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摆在初来乍到的芦双红面前的,是一串急需破解的大难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主动出击。“要做好群众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芦双红说,“驻村,就要住在老百姓的心里,努力为村民解决困难,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沂源村月形组的村民张志华已75岁高龄,妻子患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儿子为聋哑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了扶贫养殖贷款1万元,进行了扩大养殖。父子俩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2019年养殖了22头猪,5头牛,30余只鸡,还种植了3亩水稻,自家吃的蔬菜更是不在话下。“各方面都有扶持,真的是感谢党的好政策、驻村干部的帮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张志华笑呵呵地说。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迅速蔓延,芦书记虽身在南昌,却始终牵挂村里疫情防控情况。在赶回村后,他就立即和村干部一起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挨家挨户摸排湖北返乡人员,带领村民在各村组路口设立临时卡口,对走亲访友等外来人员进行劝返,全程掌握进村人员行踪... 三年来,芦书记一直吃住在村,生活简朴,有时几个月都难得回家一趟。对于群众来说,他就像是自己的亲人,有事都喜欢找他。“芦书记是党派来的好书记,好干部”。今年已到芦书记的退休年龄,可他仍然主动要求坚守岗位,芦书记曾动情的说“我来扶贫是心甘情愿的,没有任何要求,是来回报党多年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