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本应是草原独有的风景,一到大好晴天,上栗县金山镇简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施祖炎打开牛棚,放出他养的十九头牛出来吃草时,也呈现出这么一副草原美图。 每日给牛喂水、喂草、打扫牛圈......虽然忙碌,但看着长势良好的牛群,估算着今年的收入,施祖炎打心眼儿里高兴。如今靠着养牛脱贫致富的施祖炎,2016年还是一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施祖炎一家三口,生活困苦。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陆续享受了低保、基本医疗保障、危房改造等政策。“能住上新房子,家里条件越来越好,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但我不能老是靠政府救济,脱贫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施祖炎坦言,单单只凭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是远远不能解决收入问题的,要想走上“脱贫致富路”,还得另谋增收渠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施祖炎听朋友说养牛能挣钱,他也决定去试一试。施祖炎跟家人商量后,决定利用家里的余屋发展养牛产业。在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通过“政策+资金”的帮扶,于2015年初发展起了养牛产业。 凭借着娴熟的养殖技术,加上自己的勤劳,第一年,施祖炎的牛就卖了个好价钱。这一年,他家光靠养牛就增收过万元,这笔收入像一针强心剂,使他和家人信心倍增。尝到甜头后,施祖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从起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9头牛。 2017年底,凭借着养牛产业,经过综合评定,施祖炎成功脱贫。如今,施祖炎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腰杆子挺直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之前那种因贫产生的自卑感也一扫而光。“除了养牛,我每月还有低保、护林员的工资等政府帮扶,如今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施祖炎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往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日子“牛”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