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高坑镇 查看内容

【脱贫故事】老王“酿”造美好生活

2020-4-18 10:18|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毓秀高坑

摘要: 百花盛开的时节,在高坑镇富田村有这么一户人家,依山傍水,一群蜜蜂不停往返于蜂箱与花丛间,仿佛在迎接客人,展露这家人的热情幸福生活,也好像在鼓励着这家主人翁,你我携手同行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如此受 ...
      百花盛开的时节,在高坑镇富田村有这么一户人家,依山傍水,一群蜜蜂不停往返于蜂箱与花丛间,仿佛在迎接客人,展露这家人的热情幸福生活,也好像在鼓励着这家主人翁,你我携手同行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如此受到蜜蜂青睐的这户人家就是高坑镇富田村贫困户王能桂。1975年出生的他,家中五人有两人无劳动力,其余三人是弱劳动力,其中岳父长期患有慢性肺炎,王能桂本人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有时蹲下去或躺着就很难起来,根本无法从事重体力活,仅凭妻子打零工微薄的收入和丈母娘的低保维持生活。2014年,王能桂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生活,走出大山积极奋进
      “穷人家孩子更有想法”,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荣光建第一次接触王能桂时的印象。王能桂家住武功山脚下的张家坊乡,兄弟姐妹多,在家排行第七,在他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就过逝,全靠母亲撑起大家庭,生活在贫寒家庭的王能桂,没有因为贫穷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凭着山里人的诚实纯朴热情肯干本色,走出大山前往城里务工,因为勤奋,经人介绍与高坑富田村一女子结为夫妻。婚后两年因为就业等原因,王能桂和妻子商量回到了富田村居住,方便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作为一家之主的王能桂,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这个家奋力打拼。

      2016年,王能桂干起了家庭蜂蜜养殖,将蜂蜜养殖作为家庭副业,通过不断摸索,不断钻研,提高养殖技术,增加家庭收入。王能桂靠着蜂蜜养殖一步一步走向新生活,在富田重修了新房,凭着勤劳一步一个脚印建立温馨的家。“王能桂顾家、敢于担当,是值得我托付的人,我嫁对了”。妻子满脸幸福地说道。          

为创业,借力政策主动作为
      机会总是眷恋有准备的人,王能桂在养殖蜂蜜初期,因为在资金、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受到瓶颈,只能是小规模,一边靠养殖,一边积累技术,养蜂少,销售渠道窄,卖的也不多。帮扶干部看到了国家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的形势,及时宣讲政策。王能桂看到了机会,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产业扶贫资金,让他更有底气的扩大养蜂规模,同时他还参加了镇里安排的养蜂技术培训班,提升养蜂技术。  

      大家通过发微信群和朋友圈帮他打广告销售,拓宽市场,王能桂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把产品质量做实,王能桂的土蜂蜜格外受到青睐,消费者都说他的蜂蜜清凉醇香、品质纯正、物美价廉,购买蜂蜜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城里人都特别喜欢天然土蜂蜜,富田村生态环境好,到了收获的季节,刚生产出来的蜂蜜,就全部被预定出去了,大家都抢着要。”王能桂说道。
      这几年,王能桂从刚开始养蜂10多箱,发展到100多箱,他每天早起贪黑,精心护理蜜蜂,到目前,每年养蜂的收入可达到2-3万以上。

为家庭,不等不靠主动就业
      王能桂有两个乖巧听话的女儿,正在读书,虽然有扶贫政策,但是他想要靠自己,为这个家想办法多挣钱,所以趁着自己做得动,多做点事,为女儿成长、家庭富足存点积蓄。在亲戚朋友介绍下,王能桂先后到多家企业进行应聘,找到了在一家公司做安装直饮机的工作,每个月工资将近3000元。

      2017年王能桂通过自身的努力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日子越过越好,王能桂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镇里的帮扶干部也经常来家里走访了解情况,想方设法帮助我,真的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所以我一定要抓住机遇,勤奋努力,干出自己一翻事业,把自己的家庭富足起来,才不会辜负组织对我的好,我也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