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白瓦,一湾清水绕人家,田间小路,绿荫环绕有祠堂。走进福田镇长塘村,你会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下,古祠堂已然换上新装,并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 古祠堂一直是一个留的住乡愁的场所,它承载着一个个家族的历史与变更,是族民聚集、祭祖的地方。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福田镇长塘村罗家祠堂正在充当着不同角色,担负起改变村风民风的使命。 “组长,您看,现在村上新农村建设将村里建设的这么好,我们是不是应该组织一只志愿服务队,做好日常的维护?” “组长,现在罗家祠堂这个地方冬暖夏凉,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这个地方,将党员活动日的活动融入进来!” 在罗家祠堂内,20余名村民正在召开着屋场贴心会。去年,在外务工的罗启林回乡发展,看到以往斑驳的罗家祠堂已经焕然一新,但却无人问津,他便开始思考,作为古祠堂,如何更好的在现代社会发挥它的作用,当时正逢腊月,村里正愁屋场贴心会没地方开,于是罗启林便想到了罗家祠堂,那里宽敞、暖和、又在村中心,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于是,罗家祠堂成为了长塘村屋场贴心会的新场所,大家在祠堂里唠着家常话,说着开心事,为长塘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据罗启林介绍,屋场贴心会只是一个开始,看到效果这么好,接下来他打算将罗家祠堂打造成为一个移风易俗的推广地,老少皆宜的活动地,四点半课堂的学习地,让它承载着乡愁的同时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