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五陂镇 查看内容

安源:20年如一日 抚养侄子如己出

2020-4-24 16:0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诠释母爱与亲情  央广网安源4月2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邬斌 杨勤)“最苦的时候是公公去世,婆婆悲痛欲绝,丈夫也伤心劳累病倒,三个小孩都在上学,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扛过来的。”王枝为面对记者如是 ...

——诠释母爱与亲情

  央广网安源4月2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邬斌 杨勤)“最苦的时候是公公去世,婆婆悲痛欲绝,丈夫也伤心劳累病倒,三个小孩都在上学,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扛过来的。”王枝为面对记者如是说。

  王枝为是五陂镇林业分场三湾社区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学历,靠打零工,丈夫也是普通工人,并且不是贫困户,享受不到相关优惠政策,她愣是用勤劳和朴实、微笑和坚韧、善良和勇气坚守一份家庭的责任,诠释跨越血缘母爱和亲情。

王枝为一家在吃饭

  一走进王枝为的家,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简陋朴素却收拾得井然有序。瘦小的个子,爽朗的笑容,44岁的她,青丝中掺杂着些许白发,说起话来语气轻柔,但是干起活儿来特别利索。

  2000年12月,王枝为的侄子吴思宇出生了,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不幸降临,小思宇的父亲在他一岁的时候因车祸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家庭的压力,弃他而去,改嫁远方。看着可怜的孩子和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公公婆婆,王枝为伤心不已。“妯娌改嫁了,婆婆年纪大了,如果我不挑起照顾侄子的重担,这个家就毁了。”王枝为说道,她擦干了眼泪,毅然把孩子抱回了自己家。

  虽然当时自己家生活也比较拮据,但是一想到小思宇在摇篮里嗷嗷待哺没人照顾,担起了照顾侄子的决定。邻里乡亲都劝她,不要自讨苦吃,本来生活就困难,现在还多了一张嘴,又不是你亲生的,何必呢。

  “看到我侄子这么可怜,一岁就没人照顾,我当时唯一想的就是不管生活多难,都要给孩子一个家。”王枝为毫不犹豫的说,看着妻子忙里忙外,稍显凌乱的家在她手上也逐渐的变得整洁起来,丈夫吴伟感恩的说道:“自从娶了这个媳妇过门,一家大小的吃喝都落在了她身上,受了这么多的苦,这些年来多亏了她,这个家才没有散掉“。

  为了给侄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丈夫在外面上班,而王枝为一个人不但包揽了家里全部的农活和家务,在农闲的时候,自己也要到附近的洗衣房里打点零工补贴家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买些有营养的吃。“自己吃点苦,就能让孩子过得更好一点,我觉得很值得。”她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王枝为的公公不幸病逝,体质不好的丈夫吴伟在处理完公公的后事之后,生了一场大病,她一边照顾着生病的丈夫,一边还要照顾刚刚开始读一年级的侄子和沉浸在悲痛中的婆婆,这一大家子的生活仿佛被乌云笼罩住了。“人死了眼睛一闭啥也不知道了,可活着的人还得活啊,这一大家子人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该怎么生活啊,真的是难死我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王枝为这个柔弱的女人身上。 回忆起那几年的往事,坚毅的王枝为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那是我这辈子最难的几年,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在被窝里委屈的哭泣,但是一想到孩子们都还小,都要上学,一家六口人还要吃饭,只能咬紧牙关挺下来。”

  都说一碗水难端平,王枝为对这个侄儿视如己出,自己孩子吃啥穿啥,侄儿就吃啥穿啥。她说:“兄弟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要平等对待,不能有差别,妯娌走了,我就是孩子的娘,这些年,都是我在照顾着他,他也愿意亲近我,遇到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胜似母子。”“我这个媳妇那是一百一的好,没有她,我们这个家就塌了。”王枝为的婆婆每逢说起儿媳,常常是一边笑,一边眼含泪花。

  2018年7月,五陂镇正在征兵,高中毕业的吴思宇坚定的对着王枝为夫妇说道:“谢谢叔叔婶婶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现在我已经十八岁了,想去当兵锻炼自己,等将来退伍回乡,我再好好报答您们对我的恩情。”说完,王枝为掩饰不了内心的激动,留下了欣慰的眼泪对侄子说:“孩子,我不求你能报答我们,我们只希望你长大成才,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今,每次接到吴思宇的电话,就是王枝为最开心的时刻,她知道孩子惦记着她。

王枝为在做家务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王枝为一家又面临着为儿女成家立业的压力。回顾起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王枝为显得很平静,她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这么多年的苦日子不是都熬过来了,只要孩子们平安健康地长大,成家立业,他们过得好,我就满足了,凡事想开点,多往好处想,我一直坚信,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