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4月24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王春燕 黄晔)“廖书记我们家的水管坏了,你帮我找个人修一下吧。”“廖书记社区老钟又跟邻居吵起来了你快来调解一下。”“廖书记可以给我们老人找个唱歌、练舞的地方么?”群众口中的廖书记是安源区青山镇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廖日峰。这位曾在焦宝煤矿当过销售科主管、在餐饮界打拼过的餐饮老板2014年毅然“弃商从政”当起了社区的“男管家”,从此社区的家长里短,便成了管家的工作日常。 廖日峰带领社区志愿者给公共厕所消毒 男管家“弃商从政”初上任 回忆起最初从商到社区干主任,廖日峰记忆犹新,一个40岁的男同志去从事社区老大妈的工作,很多人都为他捏把汗,廖日峰却想打破这种偏见。新建社区属于青山矿工矿小区,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矿区人,了解社区的需求和短板,更有责任回到社区服务社区。 到社区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项一项了解社区工作内容,道路、厕所、饮水、路灯等居住环境是小区居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廖日峰一项一项列出计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辖区厂矿支持,首先筹建解决了社区丝草塘公共厕脏乱差问题。该厕所为辖区内300余户居民服务了30余年,厕所里面的设施和外面的房屋都已经破旧不堪,卫生情况极差。当时施工时由于厕所环境恶劣,施工队都一时没有头绪如何下手,“咱们一起干。”廖日峰说道,便率先拿起工具干了起来,连续13天加班加点施工,焕然一新的小公厕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大民生。 廖日峰给社区居民宣传文明社区创建知识 为群众做实事比数钱更快乐 2015年廖日峰被选任社区支部书记和镇人大代表,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干劲,他积极向当地政府提出改善工矿小区饮水安全、道路白改黑、增设路灯、修建文化场所等议案10余件,每一件都关乎着社区居民的民生。 “终于轮到我们小区改造了”今年3月新建社区居民迎来了小区最大的惠民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老工矿社区,小区内大部分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房龄过长,导致楼房水管老化、电路陈旧、墙面开裂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再加上小区为职工房,面积均为60平方左右,很多房子都有私自搭建等安全隐患。在接到小区改造任务后,廖日峰心里既激动又忧虑,这是小区修建30多年来的一次大改变,这次改造一定可以给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小区违章建筑较多,改造过程中的矛盾肯定会不少。廖日峰迅速组织辖区内党员代表走街入户拿着效果图给居民宣传目前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改造后小区的变化。每天早上天不亮廖日峰就已经守在了改造项目建设现场,一天下来每天都是深夜带着一身灰回到家里,手机微信运动超过3万步。“我们家本来有个10多平方的厨房搭在院子里,这一次改造全部拆除了,这是我们老百姓受益的工程,一定要支持。”在廖日峰的带动下居民们从反对拆除自家违章建筑到主动加入到改造项目中,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小区改造后的新规划:“有停车场、通天然气、有休闲公园、有文化活动室......跟城里的小区没有了差别”。 自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工作任务重事项杂,廖日峰一个月瘦了10斤,白头发都出来了,但看到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廖日峰说:“这比自己经商数钱还更有成就感”。 老旧小区改造廖日峰检查房屋情况 硬件设施和精神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嘹亮的歌声定时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响起,这只从建设到逐渐成熟的红心歌唱团,里面注入了廖日峰的满满心血。 新建社区退休职工多,伴随着社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一直是廖日峰想解决的问题。在走访中廖日峰发现社区老党员邓启芬经常带着群众唱红歌,但是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形成规模。他便开始琢磨着组建一个自己社区的合唱团,经过跟邓启芬商量邀请辖区内退休老师担任乐手和指挥,购买了葫芦丝、笛子等乐器,2018年4月社区红心合唱团第一次开课便有30多个居民报名参加,从此每周三节音乐课成了居民雷打不动的日常。“上课多的时候教室都坐不下,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占位子,没有位子的我们就自己带凳子。”居民刘阿姨是合唱团的资深学员跟着合唱团参加了全镇的农民艺术节、扫黑除恶巡演等,现如今合唱团团队已经发展到了100余人,有唱歌、清鼓、舞蹈等队伍,二胡、笛子、葫芦丝、鼓多种乐器,成为了青山镇的“网红”合唱团。疫情期间合唱团停课,廖日峰便组织学员开展防疫志愿,在小区志愿岗位上唱响了守护家园的红歌。 万花丛中一点绿,廖日峰作为青山镇新建社区的“男管家”践行着他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用细心、耐心、热心温暖每一位社区群众,用巧劲、韧劲、干劲带领居民阔步迈向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