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柄羊角锤、简易焊台等维修工具,到自己组装的压屏机,再到购进全市第一台微激光镭射机……经开区周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昌帆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励志故事。 “你好,李师傅吗?我家液晶电视坏了,孩子还等着上网课,麻烦你来帮忙看看吧!”接完电话,李昌帆拿着工具箱就出了门。村民口中的李师傅,叫李昌帆。这位31岁的小伙子是个电视维修能手。源源不断的维修订单,从早忙到晚的工作状态,让人很难想到,他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昌帆家是因病致贫,他的母亲长期重病,生活无法自理,2014年被认定为周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申请了低保,我妈治病也享受了医疗优惠政策。国家政策好,扶贫干部也用心帮我,但日子是自己过,靠自己奋斗脱贫致富最幸福。”曾经当过维修学徒的李昌帆心里明白,不能等靠要。他从市场上买了一把木柄羊角锤和其他简易工具,开始了自己的家电维修事业,靠着各种扶贫政策和自己的勤劳奋斗,终于在2016年摘帽脱贫。 脱贫之后的李昌帆并没有止步不前,肯吃苦不服输的他想靠双手致富。他通过查阅资料,组装了一台压屏机,这样维修范围就大了许多。2018年,在周江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利君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李昌帆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和5000元扶贫创业一次性补贴,用这些钱购买了一台小车用来开展维修业务;去年又花了8万元购进了我市第一台微激光镭射机,李昌帆的维修事业又上了一个大台阶。“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干部的帮助,我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坐在微激光镭射机旁的李昌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