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4月26日消息(通讯员邬斌 杨勤)“喂,小甘,活儿来了,明早来十里花溪养护花草,120元一天。”“喂,小何,月底来村部领下这个月工资。”在册雷村建筑劳务公司的办公室里,谭洪军正在电话联系村里的务工人员。 贫困户甘志平,丈夫患有精神残疾三级,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全家的生活只靠她一人工资维持,生活十分困难。谭洪军得知后,安排她在自己的劳务公司工作,如今,这个家庭经济已慢慢好转。 2019年6月,考虑到册雷村还有好多贫困户难就业,谭洪军成立了册雷村建筑劳务公司,免费安排人员给贫困户培训,帮助村民就业,自成立以来,输送劳动就业务工人员1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务工人员月工资平均达到3000元。 43岁的谭洪军,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手扶犁把鞭打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与困苦,16岁那年,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放弃了学业,走出家门,开启了他的自主创业之路他,一路走 来,他在宁波给老板打过工,在萍乡开过建材厂、砖厂、洁具店,积累了不少的人脉。 2007年,不过三十出头的的谭洪军已经在当地装修建材行业中小有名气,他创立了鸿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跨界进入园林建设业。勇闯商海,历经艰辛终成功,在当时的五陂小镇上,也可谓是功成名就。“成功是因为生命中遇到了很多贵人,无论是打拼时候给予我帮助的友人,还是创业过程中给予我支持的家人,甚至是整个社会,都是我感恩的对象。”谭洪军感恩的说道。正是因为深刻明白感恩的道理,这些年来,五陂镇脱贫攻坚、贫困助学,防疫的战场上,都活跃着谭洪军的身影,或慷慨解囊,或亲自组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作为一名村里土生土长的五陂人,谭洪军总是想着要做点什么,回报家乡父老,也拓宽自己的人生宽度 。 谭洪军上户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册雷村支部书记彭章林聊天,当听说册雷村有67户183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时,就萌生了想要帮助他们的想法。说干就干,谭洪军马上走访了村里部分贫困户,他们的生活状况刺痛了他的心,他当即以公司的名义拿出两万元进行慰问,为他们改善了基本生活,谭洪军的扶贫路就这样开始了。 册雷村8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志怀,因肢体残疾丧失劳动力,她的丈夫刘顺学也有视力残疾,平时靠给丹江煤矿送蔬菜赚取一些微薄收入,儿子还在上中学,正是用钱的时候。他们住的是破旧的砖混房,阴暗、潮湿。床上是露着棉絮的被子,家里是残缺陈旧的家具,一户多残的家庭在艰难地与命运抗争……谭洪军主动联系村干部,拿出3万元,组织施工队为周志怀进行房屋修缮。“我家的新房子装修好了,今后再也不用住透风漏雨的破烂房子了!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周志怀握住谭洪军的受热泪盈眶的说道。 册雷村贫困户周年昌,年近六十,身患疾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谭洪军积极帮他出点子,想对策,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考虑到周年昌还有劳动能力,谭洪军积极牵线搭桥,介绍他到中农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了一份收入,生活越过越好,久违的笑容重新出现在周年昌的脸上……贫困户李冠全、谭达忠需要改造危房,他又送去砂子等建筑材料,帮助他们建好了新居。捐资助学、慰劳困难户、免费绿化、美化,谭洪军的这类善事和善举,举不胜数。 谭洪军常常提醒自己,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员工的支持,社会的关注。他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社会,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关心、帮助他人。 一间板房、一张桌子、一个卡点提示牌、一群“红马甲”,2020年春节,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谭洪军组织公司的员工到册雷村疫情卡点值守,又为值班人员送去了矿泉水、方便面、水果等物资。 他把这些善举视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做得那样自觉、那样虔诚、那样发自内心。他对扶贫事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扶贫,表面上是你在帮助他人,反过来,也是这些受帮助的人在涤荡自己的灵魂,这就是助人自助、完善自己。“更多的时候,你会在做公益事业中发觉自己的能力太有限了,就会激发你再去创造的激情和动力。”谭洪军始终坚信,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而是自己付出的一点一滴,能为别人带来多少温暖和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