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青山镇 查看内容

【精神文明建设】耄耋老翁义撰村志

2020-5-7 10:2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编修村志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这是杨奎章老人美好心愿的表白。杨奎章今年87岁,安源区青山镇葡萄村人,曾在青山镇工办和经济委员会管理科任主办会计。1992年退休后,他退休 ...

“编修村志是服务当代、有益后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这是杨奎章老人美好心愿的表白。杨奎章今年87岁,安源区青山镇葡萄村人,曾在青山镇工办和经济委员会管理科任主办会计。1992年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志,退岗不褪色,发挥余热,一边为民营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理财记账、专业教学,一边为实现梦想编纂村志而操心费力。

为梦拾掇

退休后不久,杨奎章就萌生要编纂村志的想法,他认为“村志是村情生动写照的媒介,是外界人士了解葡萄村的窗口,能启迪和鼓舞葡萄村人发奋图强,开创新时代,振兴家园,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20多年来,杨奎章一直在为梦想而奔波,为梦想而操劳。因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葡萄村人,他对从小到大见过、经历过和听长辈们讲述过的有关村内的大小事件和人物进行回忆,一想起就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大部头的回忆录。同时,他注意收集资料。一路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古文物人文景观濒临消亡,他有时间就去收集抄录文墨材料和拍照留存,如村内老家祠公祠比较多,槽门联、大门联、厅堂联、房门联、享堂联等,一一抄录下来。平时看到报刊和其他媒体刊登报道有关葡萄村的人和事,能收藏的予以收藏,需要记录的记录下来。再是经常走亲串友,听到谈论村内大小事情,总要弄个清清楚楚,拣其精华用文字记录在案。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多个春秋,收集拾掇文字材料10多万字,记录几大本。

潜心编纂

功夫不负有心人,万事俱备是实现梦想的时候了,杨奎章兴致勃勃于前年冬来到村部,向村两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编纂村志材料准备情况,并表明自己编修村志的态度:“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发挥余热,为村民办点事情,倡导和主持编写村志。”村上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和做法,并给予高度赞扬。同意成立以总支书记为首的葡萄村村志编纂领导小组,还明确规定由杨奎章担任主编。

领导小组在杨奎章村志编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编纂村志的指导思想,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资料,丰富内容;进一步审校全篇,纠正错误,充分运用志体文字及语言;进一步确定总体布局,章节凡例,开本印张等事宜。根据这四个“进一步”,杨奎章又在200多个日夜里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重新审阅,增减修正,数易其稿。

村志问世

去年12月,杨奎章老人为村志写好序言与编后感后,收束搁笔,付梓出版。一部共十一章,附录二章,近20万字,30多幅图片,787×1092mm开金装本,洋洋大观的《葡萄村志》呈现在世人面前。《葡萄村志》第一次印刷500本,成本价一本60元,加上平时材料收集等费用几万元,杨奎章不要组织和村上负担一分钱,完全由他个人支付,按照他本人的话说就是“为葡萄村和葡萄村人做点事情”。这就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