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沥青道路,整洁的村居环境,大气的百姓大舞台,美丽的村容村貌……暮春时节,走进上栗县金山镇新杨村,不仅能发现村庄环境面貌的变化,更感受到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喜悦。 每天上午10点左右,村民蔡焕江都会按时来到自家的羊圈,把6只母羊、12只小羊羔赶上山坡吃草。蔡焕江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顺利脱贫,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生活。 蔡焕江父母均身患重病,为了照顾父母,他不得不放弃外面的工作,回到老家。因为每周要带父母到县里的医院治病,蔡焕江不能按时到工厂里上班。一方面父母治病要花钱,另一方面自己又没有时间打工赚钱,蔡焕江心里非常着急。上栗县人大机关挂点联系帮扶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实施精准帮扶,每年为蔡焕江制定“养殖致富计划”,并为他争取到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这让蔡焕江既能照顾父母,又有一定的收入来源。 2018年,帮扶干部购买了4只猪仔赠送给蔡焕江养殖。蔡焕江没有辜负帮扶干部的好心,在他的精心饲养下,4头猪在当年年底出栏,增收1万多元。 去年,蔡焕江从卖猪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买了几只黑山羊和几条狗用来养殖。当年,一共卖出6只羊和32条狗。 从事养殖让蔡焕江尝到了甜头。去年底,蔡焕江就谋划好了今年的养殖项目,一次性引进6只黑山羊种羊。今年开春,更让蔡焕江高兴的是,6只母羊又产下12只小羊羔。 “我爸妈看病,用医保能报销很大一部分,又吃了低保;我在村里做护林员有一笔收入,另外搞养殖还有一笔收入;家里的房子也改造好了。”蔡焕江笑着说,“生活越来越好,感谢各级干部帮我。” 村里依靠养殖脱贫的贫困群众还有郑珍平。见到郑珍平时,他正给牛圈里的牛添加草料。 这几年,牛成了他家的“宝贝”,让他们家脱贫了。 2014年,郑珍平成为新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依据郑珍平的现实情况,帮他制定养牛的产业帮扶计划,并联系到一位爱心企业家,为郑珍平捐赠了两头母牛。“从牛牵到家里那天起,郑珍平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干劲很足。”郑珍平的邻居笑着跟记者说。 郑珍平每天除了完成村里的保洁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牛身上,到后山割草,打理牛圈,精心饲养。不久,两头牛生了小牛犊,从两头牛变成了5头牛。 这几年,郑珍平先后卖了4头牛,增收3万多元。2016年,郑珍平成功脱贫。 看着牛圈里哞哞叫的小牛犊,郑珍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