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江西省萍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掀起了求新求变的发展热潮。安源,作为萍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红色热土,在这场“大变样”和“新跨越”的改革浪潮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勇立潮头,绽放出别样风采。2019 年是“三年大变样”的收官之年和“五年新跨越”的开启之年,安源人民用“三年大变样”的成绩单作出了回答,交出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红色安源 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安源,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这里有中国产业工人最早的党支部,有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儿童团,有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和最早的工会大厦——安源工人俱乐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党的第一代工人运动领袖,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大罢工,播撒下了工农革命的火种,熔铸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时至今日,走在安源的大街小巷,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革命风情,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还是当年的模样,秋收起义纪念碑在阳光下高高耸立;建于 1898 年洋务运动时期的安源煤矿总平巷,历经一个多世纪还在运行,如今已经成为矿山公园,偶见隆隆的矿车驶出巷道口,仿佛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繁荣;走进安源纪念馆,一幅又一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了安源工农武装可歌可泣的革命战绩,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留下了红土地上最鲜艳的抹“红”。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对此,安源的广大党员干部把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作为崇高政治责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全力奋战在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全身心投入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充分展现了安源干部敢抢、敢闯、敢拼的优良作风。安源在江西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民意测评中的排名大幅提升,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战场”都活跃着各级干部大干、实干、快干的忙碌身影,干部“思变、争先”的思想意识更加强烈,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经济、民生、党建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先进典型,“我来、我上、我干、我行”的发展势头正成为安源红色基因传承的真实写照。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生态安源 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安源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产煤区,早在民国时期即有“安源煤”之说,也正是因为煤,这里才孕育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队伍。但是,当煤炭资源日趋枯竭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安源却面临着传统产业落后、去产能压力大、主导产业既无“高原”又无“高峰”的严峻形势。如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之困?如何找准发展新路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进?安源从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实践上都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从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新兴产业”到“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经济的培育步伐,形成以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2+1’主导产业体系”,再到“以打造新能源‘动力谷’和中国医疗芯片‘硅谷’为目标,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和以人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海绵集聚产业发展步伐,立足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小镇、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安源实现“大变样”和“新跨越”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稳健。 海绵博物馆 如今,西人马、巴特威新能源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开工建设,海绵集聚产业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不断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迅速成长;以安源景区为核心的“东南西北中”全域旅游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以天虹商场、润达国际、翡翠城为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效应集聚显现;一批以适应城市假日经济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相继建成。安源闯出了一条从“一煤独大”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传统制造到人工智能“智 造”、从工业生产区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 从 “ 红 色 小 城 ” 到 “ 最具 潜 力 基 金 小镇”、从“江南煤都”到“新能源动力谷”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秋收起义广场—润达国际商圈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安源通过这些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正在实现从“不唯煤”到“超越煤”,从“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未来,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体制,要切实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业格局如何提升?必须紧紧围绕已经初步形成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产业格局,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抢抓“中国制造 2025”、工业强省建设机遇,以及萍乡市成功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机遇,以 “智造安源”为主线,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和以人工智能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这两个产业打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推动安源早日实现建成新能源“动力谷”和中国医疗芯片“硅谷”的目标。 圆融光电 二是产业园区如何提升?围绕萍乡市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一个”的目标,安源区要争做排头兵。要围绕确立的两大主导产业,推动园区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新建项目达产达标。要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大刀阔斧推进园区改革,充分调动园区集中精力抓项目、抓服务、抓招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产业服务如何提升?要深入开展暖企惠企行动,坚持一业一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抓好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要素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最烦”“最痛”“最怕”“最盼”的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妈妈式”服务机制,为投资者点亮探路前行的灯、烧好抱团取暖的火、打好遮风挡雨的伞,让安商富商、风清气正成为投资安源的鲜明标识。 园区标准化厂房 奋进安源 干事创业的丰厚沃土 安源区委书记康峰同志表示,安源“三年大变样”的成绩,是全区上下发扬“拼命三郎”的苦干精神,“5+2”“白+黑”,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是全区上下 1000 多个日日夜夜不懈奋斗和艰辛付出的结果,凝聚了全区上下的汗水和心血。的确,在调研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片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热土,是一片感动和拼搏交织的地方,是凝聚着创新智慧和创造汗水的地方。 一是源自于安源有一支干事创业、敢打硬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各级领导班子带头在教育引导安源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在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不讨价还价,不讲任何条件,不打任何折扣。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关键要素,因此,把安源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地方,就是为新时代安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最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 二是源自于安源选人用人机制的明显进步。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机制,是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性,形成奋发有为工作氛围的不二法宝。安源的奋进与活力,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不搞平衡照顾,而是大力重用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大力选拔苦干实干、甘当幕后英雄的干部,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当主角、占 C 位。同时,建立健全及时奖励制度,全面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完善考核体系,拉开激励差距,让能干者、实干者更有动力,让平庸者、观望者没有市场。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 让“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的干部混不下去,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努力把每一名党员都锻造成一面旗帜,把每一个支部都打造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员干部到贫困户家里送菌包 三是源自于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松劲。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办好市区重点民生实事,针对工矿小区、老旧小区进行了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绿化亮化、监控安装等保基本的配套设施和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民生实事打造成精品工程,让安源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日子天天有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坚持不懈解决好民生难题。加强城区中小学校学位和公办幼儿园建设,着力提升安源中学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加快推进安源教育园区建设,解决好“城区读书难”、“就近读书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问题。积极做好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看病上门、送药上门服务,为贫困慢性病患者打通健康扶贫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放心的事越来越多、头痛的事越来越少。坚持不懈强化民生保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慈善福利等民生事业,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安源发展的温度。 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奋进安源,所带给我们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的担当作为,是各级党组织始终把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的公仆情怀。 安源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传承的城市,安源更是一个砥砺奋进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城市。对此,安源区委书记康峰同志的体会是:奋斗路上必须要解放思想。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一个地方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其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3 年来,正是依靠不断解放思想,突破束缚发展的观念藩篱,开辟了安源转型发展新路径,以“妈妈式”服务为代表的改革得到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同志的充分肯定,这些都是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为安源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强动力。奋斗路上必须要坚定目标。3年来,安源努力践行萍乡市委对安源工作提出的争做“三个排头兵”目标要求,全面深入落实“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决策部署,深刻把握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的区情,紧扣发展不快不足不优的主要矛盾,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落实举措,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安源实现了由内而外的华丽转身。 奋斗路上必须要务实担当。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安源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战略路径,四套班子凝聚“一条心”、各级各部门凝成“一股绳”,全区上下形成“一盘棋”,苦干实干、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擂响了“大变样”的最强音,干出了“大变样”的大实效。奋斗路上必须要执政为民。3 年来安源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八大工程”“十项民生实事”“二十项惠民实事”“十项行动计划”,八项民生支出总量连续3 年居萍乡市第一,教育均衡指数在江西省排名第一,公共安全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小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养老教育民生工程获得安源百姓的一致点赞。奋斗路上必须要作风过硬。3 年来安源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建设,坚决查处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民生福祉等重要领域存在的作风问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得到巩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