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芦溪县张佳坊乡尘肺病农民沈冬华,给其送去一台脉搏血氧监测仪;深入莲花县送医下乡,为尘肺病农民检查身体;探访芦溪县源南乡尘肺病农民刘子金,为其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申请助学金;在赤山镇楼下卫生院开展活动,指导尘肺病农民进行居家康复治疗……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劳动节,行健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过得忙碌而充实,用他们的奔波忙碌与真挚爱心,为家境贫困的尘肺病农民提供帮助、送去温暖。 “仪器会显示两个数字,这个数字是血氧饱和度,这个数字是心率,早中晚你都检测一下。”5月3日,在芦溪县张佳坊乡三江口村尘肺病患者沈冬华家,志愿者耐心地教他使用脉搏血氧监测仪。沈冬华曾在煤矿工作过近10年,2016年被诊断出尘肺病,从此无法再干重体力活,生活因此陷入困境。 2017年,行健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始对沈冬华进行帮扶,送制氧机上门、提供康复指导、对接专家每月为其义诊,还帮沈冬华申请了政府困难救助,对其正在读书的孩子进行助学帮扶,“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志愿者帮助了我,我自然也不好意思等靠要。”很快,勤劳肯干的沈冬华就振作了起来,开垦出家附近的荒田,还搞起了养殖。志愿者们又帮他对接农业技术指导、农忙时节耕作、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2019年,沈冬华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这让他对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据相关统计,我国约有600万尘肺病人,其中农民占95%。许多患病的农民家庭因病致贫、生活困苦。2011年,“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创立,致力于救助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并推动预防和最终消除尘肺病,救助活动已在全国20余个省份展开。 而将该公益项目引入萍乡的就是行健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肖莉,“我自己就是矿工的后代,认识不少被病痛折磨、生活困苦的尘肺病农民。”在肖莉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2017年协会将“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引入萍乡,开始了萍乡地区的尘肺病农民救助工作。针对尘肺病的特点,志愿者们采取综合健康扶贫措施:针对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并捐赠制氧机;针对生活困难,开展创业帮扶、助学帮扶和生活帮扶。把救助的重点放在尘肺病农民的康复上,对尘肺病农民从生活、饮食、用药、体能和呼吸训练、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尘肺病农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带来的痛苦。 2018年,协会与莲花县良坊镇中心卫生院合作,成立了良坊尘肺病康复中心,为尘肺病农民提供免费的康复指导、训练与服务。2019年,协会又与上栗县赤山镇卫生院合作,成立了赤山尘肺病康复中心,并在莲花县良坊镇南湾村设立了全市首个村级康复点,打通援助尘肺病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实施以来,志愿者共服务尘肺病农民4233人次,为61人申请到制氧机,实施医疗救治50人,实施助学47人,各类救助累计金额达88.4万余元。“我们计划在全市选择20个村卫生所,通过加强其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尘肺病康复点,达到改善尘肺病农民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肖莉告诉记者,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来关爱、救助尘肺病农民。 志愿者指导尘肺病农民进行居家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