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绿荫渐浓。在绿油油的桑田里,恢柳村贫困户们正在快速地采摘桑叶。上栗县“蚕丝宝”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辉介绍说:“这是我们去年试种的新品,种植成本更低、叶片更大更厚,三亩桑田就能保障一万桑蚕食用。” 周辉是原上栗县双辉花炮厂法人代表。从家庭作坊到后来生产基地、再到建厂生产,他在花炮行当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企业年产值有三四百万,利润却不到三十万元。风险大、利润薄、回款慢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辉,在2017年的第四轮安全生产许可时,他选择了退出转型。 “每亩桑田仅需种植新品种桑树1200株,每株成本约0.8元。桑蚕养殖期15-17天,一年可养殖12-15批。三亩桑田能养殖一万桑蚕,每万桑蚕能结茧160-200斤,每斤蚕茧价格在18-27元。三斤半蚕茧能烘干成一斤干茧,可以抽半斤蚕丝,效益可观。”退出花炮行当后的周辉,经过多方考察,被桑蚕养殖门槛低、周期短、见效快、不愁销等优势吸引,迅速成立上栗县“蚕丝宝”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蚕桑养殖行业。 2018年底,在恢柳村“两委”干部的支持下,周辉种下10亩桑叶。他从公司拿到三龄蚕养殖,15天就吐丝结茧,收获蚕茧后公司第一时间现金回购。养蚕第一年,周辉的合作社销售额达到15万元,净利润8万元。 首战告捷,鼓舞了周辉信心。在县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周辉的合作社把种养规模扩大了3倍。“年收益与花炮生产时的利润持平,做这个安全,压力小的多。”周辉如是说道。 感恩政府扶持的周辉,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树苗和蚕种,并提供种养技术、回收蚕茧等“一条龙”服务。2019年以来,他先后带动了该村9户贫困户就业或发展桑蚕养殖。 建档立卡贫困户谢小平的丈夫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村里介绍她在周辉的蚕丝宝合作社务工。时间灵活且不耽误照顾家中的病患,每月增收1400余元。村上还根据其现实表现,不定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谢小平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 “桑蚕养殖是花炮退出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得到了上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村半数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参与到桑蚕种养中来了。采摘桑叶、喂养桑蚕,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驻恢柳村“第一书记”钟扬斌指着木架上的幼蚕介绍说。 花炮是上栗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受淘汰花炮落后产能政策的影响,一大批不符合产业发展条件的“小散弱”花炮企业相继被淘汰。为了引导这些专门制造绚丽焰火的小微企业“破茧重生”,上栗县在严格兑现省市花炮企业退出转型政策的同时,利用小额就业贷款、科贷通等政策工具,给予转型企业20万元左右的再创业贷款,引导退出企业闲置的厂房、仓库发展肉兔、蚕桑等特色种养产业。 截至目前,上栗县桑叶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余亩,全县新增由28个花炮退出企业转型创办的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先后就近吸收200多户富余劳动力、80余户贫困户就业,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就业增收。 “通过产业扶贫政策的引导、花炮退出企业转型政策的扶持,两年后上栗县种植桑树的面积将达到15000多亩,花炮退出企业转型的合作社增加到60个以上。”据上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届时,参与蚕桑养殖的农户将增加到500多户,100多户贫困户每年收入将在8万元以上。小小的桑蚕吐出纤细蚕丝,正编织出产业转型、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新丝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