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帮我喊颜冬林接电话。”“好诶。”是不是很和谐的电话两端? 第一次见到桃,是在我刚接手萍乡经开区社管三局扶贫专干工作入户走访的时候,第一眼还以为她跟我是一个年代的人。听完局领导与桃的对话后,我才知道桃原来是“80后”。 回到局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她的户档资料细看,原来桃是离异后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回到娘家寄住。2017年,她因身体不适被查出患了与儿子同样的慢性肾病,真真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桃经精准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把桃的户档资料信息与从同事口中了解到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脑海里浮现出一只受困的刺猬影子,集敏感、可怜、顽固、攻击、麻烦于一体。她迫切渴望逃脱困境,急于寻求一根救命稻草;她又处处设防,刺向为她伸出的温暖之手;她还不时制造麻烦,让村干部围着她团团转。她的思想一度困于“死胡同”。 虽说桃“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但她还是很勤劳。2018年,村上为她申请了低保和公益性岗位,她自己还找了送牛奶的兼职,并于年底实现脱贫,但桃的思想却仍没有“实现脱贫”。 2019年4月,村委在征询桃的意见后,安排她到产业扶贫项目上班,从事室内保洁和接待,每月工资1800元,与公益性岗位错开时间。两份工作加上低保金和村产业扶贫分红等,2019年她的家庭收入月达3600元,桃桃家脱贫成效喜人。 党的政策如雨露阳光,润物无声。帮扶干部、扶贫干部、村干部的帮助,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在三局感恩奋进教育中,一件件、一桩桩都在感化着桃,她身上的“刺”也慢慢在软化。 去年夏天,在桃上班的地方,钟书记和桃的一段对话,让我对桃有了新的定义。“计划什么时候让小孩做肾移植手术了吗?不要有思想包袱,局里和村委都会帮你想办法,党和政府就是你的坚强后盾。”“肾移植费用太高,我还是想等自己多攒些钱再去为儿子做肾移植登记,不想麻烦大家和政府。”那次,我第一次看到桃笑了,而且笑起来很好看,我似乎看到她身上的“刺”一下子消失了。 后来,桃来单位找我,事情办好后我们聊了起来。“桃,假如现在给你地基,你能建起来吗?”“肯定建不起来,我要宅地基是打算卖钱来治病。”“卖了也就40万元,治病用得差不多,你打算一直住娘家老房子里吗?”桃沉默不语。“两年来的帮扶,免租住的公寓,钟书记答应帮你解决肾移植手术的费用,加起来又何止那40万元呢?”桃沉默了几秒,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微笑,“我好糊涂哦,这“明白账”一算,才知道先前大家都是为我好。”她只是害怕受到伤害,而把自己伪装成了“刺猬”。 经过那次长聊后,我只要有空闲就打电话给她,每次都聊得笑哈哈。 终于,桃搬进公寓了! “早就应该搬进来,这才是我自己的家。以前寄住在父母家,整日胡思乱想,就像一只刺猬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还连累小孩。”桃的思想走出“死胡同”,那是因为阳光照进了她的心里。 桃说,现在吃穿不愁,医疗、住房、教育都有保障,只想好好工作多挣钱、多攒钱,开开心心,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