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燚是安源区青山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干部,很多老百姓不会读“燚”字,便叫他“四火”主任。就如名字里的“燚”一样,他把满腔火热献给了扶贫事业。4年来,他埋头苦干,帮扶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带领贫困户奔小康,全镇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守初心 扶贫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消除贫困,而是给贫困户开辟出一条小康之道。为了准确把握青山镇贫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扶贫工作,他提出扶贫工作方法:驻点扶贫“一对一”,帮扶干部实行一包一责任制,确保帮扶对象实现脱贫;计划制定“一对一”,因户施策为每户贫困户“量体裁衣”,制定落实脱贫计划;工作督导“一对一”,帮扶干部互检,充分发挥携手同行助脱贫精神,保障工作的有效性。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动,镇内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联系更加紧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不断提升。 勇于担当贫困村里展笑颜 “2018年村里和我家都发生了大变化……”温盘村金瑞蛋鸡扶贫车间运转的传送带旁,贫困户高凤连回忆说,“要不是小邹和村里的帮助,我家那会儿都要散了!”2018年初,高凤连的儿子像往年一样南下打工,可这一走后便没有了音讯。丈夫王明良长期卧病在床,高凤连有高血压且视力弱,夫妻俩一度处于崩溃边缘。看着他们整天以泪洗面,邹燚十分揪心。 经多方打听,邹燚联系上了在广东打工的高凤连儿子。高凤连的儿子性格孤僻,由于长期面对家庭贫困和工作的压力,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失联。邹燚了解情况后,积极充当调解员,坚定他们共同协作、奋斗脱贫的决心,一家三口开始努力朝着脱贫的目标迈进。 正逢村内的金瑞蛋鸡厂扩建招工,高凤连在邹燚的介绍下,成功应聘了离家路程10分钟不到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余元。丈夫王明良享受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医药费可以报销,病情得到控制的他在家帮着妻子研究种养,儿子在外打工挣钱,一家人于2018年成功脱贫。 “温盘村经济基础薄弱,像高姐儿子那样外出做事的村民不在少数,要想‘摘帽’就得有产业支撑。”邹燚和帮扶干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温盘村基础设施,改变过往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发挥自身人脉关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8年,明利鞋厂成功落户温盘村,可安排600余名劳动力就业。有了经济支撑的温盘村焕发出新的生机,2018年成功摘去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发展产业铺就扶贫致富路 产业是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邹燚带领全镇各村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各村特色,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联合本地扶贫企业给全镇200余户贫困户发放鸡苗7000余羽,通过鸡苗免费送、技术送上门、销售包回收等措施,帮助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疫情期间,正值贫困户土鸡出栏旺季,为解决土鸡的销售难题,邹燚争取到市区相关部门支持,成立“慧农选”扶贫电商平台。目前,全镇发展了大城油茶、温盘无公害蔬菜、星青火龙果、温哥蛋鸡、温盘红心柚、金瑞蛋鸡等10余个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扶贫产业品牌,走出一条具有青山特色的产业致富路。 初夏,邹燚走在乡间路上,道路两旁柚子花香,水果基地内硕果累累,农家乐里游人如织,不时传来劳作中贫困户的笑声,谱写出动听的脱贫致富乐曲。4年扶贫路,变的是村容村貌、贫困户的生活,不变的是基层扶贫人的真情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