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芦溪县高度重视空气质量的改善工作,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强化督查考核、强化工作落实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以上率下强责任。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多次专题部署调度,要求将各部门的蓝天保卫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制定年度考核细则。芦溪生态环境局每周定期召开大气精细化技术分析讨论会,由第三方罗克佳华公司针对上周大气质量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巡检员提出巡察中的问题及建议,生态环境局对提出的问题列出解决计划,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 精准监测强管控。为进一步加强全县重点区域污染源管控,投入500余万元构建大气监管智慧环保大平台,在县城区范围内分五大区域安装了45台空气微观站,分别对重点工业企业、外来污染源、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重污染源建立了大范围、高密度的拉网式监控,实时监测精准锁定污染源头,精准发现污染来源及扩散趋势,精准分析污染物传输、迁移过程,形成了科学的精细化治理和监管模式,为芦溪空气质量改善装上了“千里眼”。 健全机制促长效。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着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芦溪县大气污染事件响应运行实施方案》,落实大气污染事件处理各方责任,做到发现问题有人解决有人回应,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另同时,切实发挥好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环境质量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智慧环境网格化监测数据为依据,将扬尘管控、企业管控、秸秆禁烧等纳入考核内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记入档案,实行终身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