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湖上乡 查看内容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刘树田:自力更生摘穷帽

2020-5-27 13:5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春雨浇湿了他的衣裳,却浇不灭他奋斗的决心;夏日灼黑了他的肌肤,却灼不掉他脱贫的意志;秋风吹老了他的容颜,却吹不散他创业的信心;冬霜带给了他几缕银丝,却带不走他致富的希望……刘树田,莲花县湖上乡一个普普 ...

春雨浇湿了他的衣裳,却浇不灭他奋斗的决心;夏日灼黑了他的肌肤,却灼不掉他脱贫的意志;秋风吹老了他的容颜,却吹不散他创业的信心;冬霜带给了他几缕银丝,却带不走他致富的希望……刘树田,莲花县湖上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从不向命运屈服,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命就不苦;只要肯学肯干,脱贫就不是难事”的贫困户脱贫典型。

2012年,刘树田的妻子被查出患有脑垂体瘤,一家人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被瞬间打破。2012至2016年的几年里,刘树田带着妻子辗转各地医治,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了几万元的债务。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刘树田还在为妻子的病情忧心,为债务发愁的时候,他90多岁的老父亲因左肾功能丧失、右腿骨折,生活无法自理,家里同时有两个病人需要照顾,刘树田无奈选择待业在家。鉴于刘树田一家的实际情况,2014年刘树田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苦难并没有击垮这位身形单薄的汉子,他选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操持起罗汉果种植业。

2017年年初,刘树田特意前往广西学习罗汉果种植技术,他学习特别认真,绝不错过每一个环节,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回家后,刘树田积极跟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沟通思路,驻村第一书记宋水梅详细分析了刘树田罗汉果种植前景后,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并上门入户帮忙流转土地。在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2017年4月,刘树田通过土地和技术等入股了莲花县木龙潭生态园有限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在曾家村种植罗汉果100余亩,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总是艰辛的,种植之初刘树田就遇到了许多难题。由于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学到的技术知识在实践种植中效果不佳。刘树田立即与广西方面沟通,专门从广西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同时,他通过上网查资料、购买相关书籍、去周边地区学习等方式,终于摸索出了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经历了一番折腾后,田里的罗汉果长势喜人,挂满枝头。未雨绸缪的刘树田又开始为果子的收储发愁,帮扶干部得知情况后,帮他联系湖上村的一空置房给他做仓库。考虑到鲜果的保质期较短,刘树田想到了购置罗汉果烘干机,但是资金短缺让他犯了难,村“两委”及帮扶干部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村里的62户贫困户,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将村里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到刘树田的罗汉果种植基地,不仅解决了他购买烘干机的费用,而且还能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

烘干机有了,资金有了,可烘干技术又成了他的新难题,烘干温度高了容易有糊味,影响销路,烘干温度低了,烘干的成本又难以承担。为找到最合适的参数,刘树田千方百计向行业高手学习,学完回来后就一个人呆在烘干房研究琢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千百次的尝试和失败后,他总结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烘干技术,既节约了烘干成本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生产的罗汉果总是被采购商提前订购一空。

2017年年底,刘树田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我是有了党和政府以及大家的帮忙才能重新‘站起来’的,我只有将自己的罗汉果事业做得更大更强才能更好地回报大家,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刘树田总是这样激励自己努力奋进。

随着罗汉果的种植面积扩展,每年的收成都在不断增加。2019年,原有的仓库已经不能满足收储需要,刘树田于是在罗汉果基地旁边建了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集办公、加工、仓储、转运于一体的大型厂房。种植罗汉果的良好前景,让当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刘树田的带动下,2020年全乡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了300亩,吸收农村闲置劳动力20余人就业,预计人均年增收1.2万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