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姨,我们家庭困难,能否申请社会救济?” “走,我们去找马姨评评理去!” “今天马姨应该太忙了,楼道好像不是很干净。我们一起帮忙打扫了吧!” 居民们说的马姨,就是居住后埠街北站社区7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马芝兰。 抗疫热心人 新冠疫情爆发后,社区不仅要处理日常工作,还要做好疫情防控。人员紧缺,任务繁重成为当前社区工作中推不开的矛盾。马姨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社区,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守路口,测体温,做宣传……一时间,这位银发老党员成为临时监测点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马上元宵节了,天气还是这么冷!我们准备给守路口的机关干部、志愿者们送上热腾腾的汤圆。”北站社区书记张静在当天的晨会上说道,要做好前期准备。 汤圆买好了,可是要煮这么多汤圆,还要一碗一碗的打包好,寻找场地成了难题。 “到我家里来吧!”马姨给社区出谋划策。 当热气腾腾的汤圆端到了临时监测点志愿者们手上时,大家都笑了。这样的元宵节,值得一辈子铭记。 矛盾调解员 社区里,谁家里有矛盾了,总爱找马姨评评理,不管是大事小事,马姨总是耐心调解,细心化解,让他们真心和解。 小区里有一对夫妻,由于双方关系在处理事情的一些方法上有分歧,关系一直不好。由于争吵频繁,邻居无法忍受,导致邻里关系紧张。社区工作人员和马姨一起来到这个家庭,做起来纠纷调解员。 经过详细了解情况,社区对两夫妻进行了批评教育。 “你们要互相理解,家庭压力在男方身上,女方应该支持。而女方为家庭照顾小孩,也非常辛苦,男方也应该体谅。”马姨适时的唱“红脸”,让两夫妻了解到夫妻同心的重要性,让小两口十分感激。 楼道“保洁员” 马姨爱干净,是小区里大家都知道的事。 “她特别喜欢打扫卫生,楼栋里哪里脏了,她随手就扫了。如果谁乱扔了垃圾,被马姨看到,少不了一顿教育。”邻居们笑着打趣道,大家伙都知道马姨的习惯,对她十分尊重。 众望所归,马姨成了这里的楼道保洁员。 一种习惯,坚持几十年,也就成了道德品质。也这,是可以感染人的。在马姨的榜样作用下,随手扔垃圾人渐渐少了,不文明行为也不见了,这里,也成了方圆几里有名的整洁楼栋。 “青丝变银发,也改不了我对这里的热爱。”马姨从小生活在这里,点滴难以忘怀,“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生我养我的土地,留下我的印迹。” 这大概就是这位银发老党员的执着与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