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灵活就业,每月能增收500元,还能为村上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贡献一份力量,我很开心”,5月26日,家住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今年6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柳金兰感激地说。像柳金兰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端上“铁饭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是该镇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的一个缩影,该镇光今年新增扶贫公益性岗位就有87个。 “就业是最大民生。”近年来,金山镇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按照因事设岗、按需定员、服务扶贫的原则,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贫困户的就业需求和意愿,优选年龄偏大、就业困难的贫困户任扶贫公益性岗位,打造贫困户就业“新高地”,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的同时,实现贫困户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助力贫困户稳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 疫情期间,为帮扶贫困户增收,该镇因需统筹开发了疫情宣传员、治安巡防员、交通协管员等岗位,新增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9个,每人每月给予岗位补贴500元。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可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带贫效益明显,部分贫困户甚至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据统计,2016年至今,该镇共有162个贫困人口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实现弱劳动力贫困户任公益性岗位可纳尽纳,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