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讯 记者谢献忠报道:湿地是地球的肾脏,有“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的美称。2月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认识湿地、关注湿地、爱护湿地和保护湿地,了解湿地与气候变化!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月30日,萍乡市林业局在莲江湿地公园、萍水湖湿地公园、玉湖湿地公园等进行了湿地与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并非无能为力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记者在莲花湿地公园见到,高大、挺拔的树木静静地矗立在河岸边,河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小桥、绿树、人家倒映其中,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河中还有三五成群的野鸭在欢快嬉戏,你追我赶,野鸭的颜色各异,白的、黑的、黑白相间的……。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在木栈道上。 据了解,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北起江山水库大坝,与拟建的高天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南与永新县相交,范围包括莲江河及其全部一级支流河道,规划总面积755.07公顷,湿地面积622.34公顷,湿地率82.42%。野生维管束植物83科,228属,373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0属10种,被子植物74科218属363种;同时,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发现野生脊柱动物共计295种,隶属31目90科,其中哺乳类8目20科49种、鸟类14目40科131种、爬行类2目11科45种、两栖类2目5科20种、鱼类5目14科50种。 莲花县里林业局湿地办主任甘建武告诉记者,莲江湿地公园是2017年立项为国家试点的湿地公园,该项目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绿色理念,前期投资了3600万元,二期投入190万元进行打造。为了保护湿地资源,莲花县里林业局采用了防腐木栈道3公里、太阳能诱杀灯、建立了小木屋,并聘请了145名建挡立卡贫困户在湿地公园维护环境卫生。 家住莲花县南岭的黄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里环境优美,今天我带孩子们来这里画画。当我听了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讲解了有关湿地的内容后,我更懂得了湿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也会尽自己的努力保护湿地,不乱扔垃圾,同时也会叫我周边的亲朋好友共同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正在画画的小女孩接过话茬说。 据悉,此次宣传活动的主题为“湿地与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市林业局组织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安源区、开发区等数十名干部走进莲江湿地公园、萍水湖湿地公园、玉湖湿地公园与广大市民朋友面对面交流,并向市民们宣讲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号召广大市民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还以身作则,清理湿地周围的垃圾,让湿地周边的环境更靓丽,更整洁。 此外,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还在湿地公园周边悬挂与“湿地与气候变化”“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相关内容的横幅;利用宣传栏张贴“世界湿地日”海报;向市民朋友发放“倡议书”宣传单进机关、学校、基层、媒体等形式号召广大市民共同保护湿地,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