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向好,五陂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倾听百姓声音,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主动将红旗分场安置区内空地设置为临时便民疏导区,在“六个不准”基础上,严格落实定时、定点、定员要求,为自产自销农户、流动商贩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将占道经营摊贩引导到临时便民疏导区 放开不等于不管,发展“地摊经济”实际上对我镇现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放开的情况下,一方面既要满足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保持管理规范有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最终达到为民利民不扰民的目的。为此,五陂镇研究制定了多项举措。 一是规划临时经营区域。在不影响安全和交通、不占用道路、不堵塞消防通道、不妨碍行人通行、不产生垃圾污染、不扰民的前提下,在红旗分场安置区开辟临时经营区域近700平方,允许摊贩在指定地点开展经营活动。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流动摊贩经营者微信沟通群,在群内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并对经营秩序和产品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在疏导区设置指示牌、张贴宣传报,引导摊贩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不堵塞交通、不产生噪音污染,做到有序文明经营。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巡查频率,确保及时将占道经营摊贩引导到疏导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对疏导区内摊贩、顾客进行体温测量,规范摊贩经营秩序与经营活动安全可控。 四是夯实基础设施。在临时经营区域内划定出店经营黄线,受益商家30余户;增设40多个停车位,充分满足摊贩和顾客的停车需求。 五是要求环卫公司加大清扫力度。按照“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要求,在原有清扫班次基础上增加班次、人员。每日市场经营活动结束后,安排人员对市场全面清洗、消毒,保持市场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流动摊贩疏导点既方便了广大居民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所需商品,又帮助自产自销农户、流动摊贩解决生计问题,更是一项提升市场活力、规范镇容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便民服务举措。 随着五陂镇“逢三”赶集活动逐步重启,市场内摊贩有序经营、商品琳琅满目、群众来来往往,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给五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给流动商贩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给因为疫情沉寂了多日的五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下一步,五陂镇将继续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全力支持经营者尽快恢复生产经营,为促进当地经济恢复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