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思佳、郭婷玉报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在湘东区湘东镇五里村石坡上组的德明种植基地,数千株梨树正茁壮生长,飘落的梨花坠入泥地,空气中氤氲着淡淡清香,仿佛在预示着瓜果成熟时将要到来的丰收。基地的主人李德明,此时正挑着扁担,准备领着几位村民上山施肥。 李德明是湘东镇五里村的脱贫户。早些年,因要照看患有小儿麻痹症,医疗鉴定为智力二级残疾的儿子,夫妻两人一直无法外出务工,仅能依靠家门口的几亩良田贫穷度日。几年前,李德明一家三口被湘东镇党委政府列为贫困户,为了帮助李德明一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湘东镇的驻村工作组来到他家中,为其宣讲健康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在工作组的引导和帮助下,李德明一家逐渐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的脱贫致富路。 “其实刚开始搞种养的时候,我是比较担心的,一来是我没有那么多本金,二来也担心到时候东西卖不出去、赚不了钱。”刚开始搞种养时,李德明顾虑重重。为了让他放下心来,湘东镇的驻村工作组多次与他交心谈话,“你只管放心认真干,政府会尽全力支持你。”为了帮其解决后顾之忧,湘东镇通过金融扶贫政策,成功为李德明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难题。同时,该镇还联系了农业技术人员,为李德明提供了梨树种植方面的指导。“这是咱们这儿的爱心助农销售交流群,如果到时候你销售上有困难,我们也会积极联系,通过食堂采购、工会组织、个人消费等方式帮助你。”为了打消李德明的顾虑,驻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还拿出手机向他展示。 ![]() 在湘东镇工作人员的积极帮助下,李德明开始了种养之路。开荒、除草、浇水、施肥……李德明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株树苗。在他的勤劳耕耘和精心照料下,几年下来,梨树种植逐步走向丰收,李德明一家的经济收益也大幅提升,顺利实现脱贫。“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扶持政策,我才能走到今天。”说起现在的生活,李德明笑容满面。在尝到创业甜头后,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扩大梨树种植产业,发展鸡禽、黑山羊养殖……如今的李德明,梨树种植已达2000株,养殖母鸡400只、黑山羊30头,成了村里的致富小能手。 李德明通过种养业实现增收的事迹在村里形成了典型示范,不少村民都想向他学习。于是,他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教授村民种植技术,并优先聘请当地的贫困户、五保户来自己的瓜果基地帮忙,到了农忙时节,更是以工资每日结算的支付方式,为当地5位村民带来了每日200余元的工资收入。同时,他还积极响应湘东镇组织的脱贫攻坚扶贫扶志宣讲会,以现场分享创业经历的方式,鼓励贫困户激发自身斗志,靠劳动奋斗出幸福。 如今的李德明,已经实现了从贫困户到扶贫人的转变,而他的种养场也已定点成了湘东区入惠种养专业合作社。谈起接下来的打算,李德明表示,自己正准备在羊圈附近建一个小型发酵池,用发酵过的羊粪来培育梨树,打造有机瓜果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