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6月10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易镕)作为萍乡市的老城区,凤凰街承载了人们对这座城市太多的情怀和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管理秩序混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2020年以来,凤凰街严格落实“每天一巡查、每周一小结、每两周一次调度会”的“一五十”工作机制,创新方法,重拳出击,努力探索“老”城区环境整治“新”路子。 巡河员在开展日常巡河 巧用“钉钉”app,开启智慧化巡查模式 “我是花园社区祥和巷的巡路员,每天早晨和傍晚我都会在路段巡查,看是否有垃圾没有及时清运,是否有违规搭建现象等。”“钉钉”巡路员曾南介绍。今年4月开始,凤凰街机关干部、社区干部手机上都安装了“钉钉”软件,并加入凤凰街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架构,以社区网格为单位设立“钉钉”巡路员21名,整治员26名。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巡路员便会立刻拍照取证,上传巡路日志,并@相关部门处理。“以前,处理一个垃圾清运问题,需要走好多程序,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搞定,效率特别高。”曾南说。 将“钉钉”与“巡河日记”相结合,将辖区“河小青”志愿者设为巡河员,水务办、环卫工人设为整治员,开启掌上巡河模式。“2020年6月9日,小雨,水位正常,两岸卫生较好,环卫工人正在清理河内垃圾。”在刚做完巡河工作的“河小青”周根,正在上传巡河日志。通过一日一报,一日一记,使巡河、处置、教育工作全程留痕,打造了升级版“巡河日记”,实现了巡河的数据实时化和治理精准化。 环境整治“红黑榜” “红黑榜”亮晒比评,激活环境整治“一池春水” “环境卫生好不好,工作落实到不到位,红黑榜上晒一晒。”最近,来办事的居民群众都发现了街道大门口多了一块特别的牌子——凤凰街环境整治“红黑”榜。“红黑”榜左边标明了社区名称和周次,对应时间下张贴了笑脸和哭脸;“红黑”榜右边是各社区每日环境整治情况通报栏。据街道分管同志介绍,为推动老城区人居环境长效常态,自今年4月份起,凤凰街设立环境整治“红黑榜”,采取“每日一通报、每周一考评、每月一总结”的形式,街城市综合执法队会每日对巡查情况进行通报,一周下来,给环境好、整改快的社区贴上“笑脸”,给环境差、整改慢的社区贴上“哭脸”。月底汇总成绩,得“哭脸”最多的社区,由分管领导约谈社区书记,并影响年终考核。 “以前环境卫生情况一般是以会议或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报,受众较少;现在‘红黑’榜一发布,来来往往办事的居民都能看到,如果‘哭脸’太多,我们在居民中也不好开展工作。”凤凰池社区书记李艳梅表示。“红黑”榜通过公开亮晒的方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是凤凰街落实“一五十”工作法,坚决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红黑”榜一发布,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让。设立以来,迅速在全街范围内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环境整治良好氛围。 环境整治 党员群众齐上阵,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轰隆…轰隆…”位于凤凰街府前小区主要通道上的一处铁皮棚子被依法拆除。“棚子已经搭了十几年了,占用公共空间不说,还严重影响社区环境的美观整洁,这次终于拆除了。”府前小区居民张大姐开心地说道。 凤凰街内多数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楼道内乱堆乱放现象严重,乱搭乱建等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影响美观的同时,也给居民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2020年凤凰街启动了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76栋住宅楼,2060户住户。在改造过程中,凤凰街结合“一五十”工作法,积极发动党员、楼栋长、热心群众以小区为单位,逐楼逐单元进行地毯式摸排,引导业主自发清理杂物,并积极举报违章建筑;对无人问津的,由街道和社区组织人员集中清理。随着环境整治的持续推进,小区干净整洁了,楼道畅通无阻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点赞和认可。 楼栋长进行日常巡查 环境整治是场持久战,重拳出击的同时,还需让改善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一方面,凤凰街各社区充分利用居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宣传环保理念,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开展“文明经营户”“清洁家庭”评选活动,不断培育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由班子成员带头,积极开展机关干部“周三创建日”、市区帮创单位“周五创建日”活动,定期清除垃圾死角、进行消毒消杀等。今年以来,凤凰街出动街相关部门、各社区党员、志愿者参与辖区所有巷道、楼道、庭院垃圾集中整治16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600余处、垃圾300余吨,清理乱摆乱放流动摊点700余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等1600余条。 “改善的是城区环境,提升的是居民幸福感。我们将继续立足城市街道实际,进一步补足短板,全面提升老城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环境整治与城市治理内外兼修,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环境。”凤凰街党委书记黄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