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家村辖区河道附近,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七尺男儿,时而拿起镰刀清理河道两侧的杂草,时而弯下身子拾起河床边的垃圾……他就是湖上乡曾家村的贫困户曾宇林。如今的他,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地住在新房子里,每每谈起住房和生活上的变化时,曾宇林口中有说不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脸上满是开心与幸福。 曾宇林的家境原本还可以,夫妻俩在外务工,父母在家帮衬他们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本想只要自己勤奋工作、省吃俭用,过个几年也能盖一层红砖房,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可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还经常需要看病吃药,孩子没人照顾,父母看病吃药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经与妻子再三商量,决定妻子继续留在外地务工,曾宇林回家照顾一家老小。可山边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急需修葺,看病的支出,孩子的生活读书费用……生活的压力,让这个小家摇摇欲坠。鉴于曾宇林的困难情况,2014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迈的父母经常偷偷抹泪觉得拖累了这个家,眼望抹泪的父母、在外操劳的妻子和不谙世事三个儿女,曾宇林内心也曾一阵阵的焦虑与迷茫,可他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只要自己勤劳肯干,一定可以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让父母的晚年可以幸福快乐。 2016年,为进一步增强曾宇林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他家脱离困境,他家被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从山里搬到村中心,从危旧土坯房搬到亮堂崭新的红砖房……谈起家里的变化,曾宇林总是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我们夫妻俩,没有技术,每年靠打工务农的话,除去开支,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建起这么漂亮的房子,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心”。 房子的事情解决了,曾宇林脱贫致富的希望被进一步地点燃,可怎样才能既照顾好家人又赚到钱呢?正在曾宇林为此发愁时,曾宇林家的帮扶干部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因为工作需要,村里急需一位素质高、能吃苦的民兵连长,考虑到曾宇林是退伍老兵,加上他勤劳务实,村里开会决定让他担任曾家村的民兵连长,后来他还兼任了村里的河道保洁员,并无偿做起了村里的保洁组长,而且一有空他还会去找点零活,增加家里的收入。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默默地把感恩付诸于行动之中,每天或拿着扫把,或拿着火钳,出现在河边、路边,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来回报党和政府以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没有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的话,也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这是曾宇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右一:曾宇林 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而变得不一样,可是曾宇林的内心还是像往常一样火热。他不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将村里的环境卫生清扫彻底,还义无反顾参加交通管控点的值班值守。而且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以及近距离接触,他还谋划着要通过广播推送防疫知识,但怎样才能让所有村民都听得懂,听进去呢?琢磨了好几天的曾宇林将防疫知识编成了一个三句半的段子,又通过方言把段子录制成本村的疫情防控宣传录音,让更多的人在朗朗上口的段子中掌握了防疫知识。他还坚持帮助老人搞好卫生,集中为村民购置所需生活用品并送货上门,坚持为村民带去温馨和安全。 每每谈起曾宇林,村民都是拍手称赞,可曾宇林却总是摆摆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脱了贫,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回报党和政府的帮助以及村民的信任,才能让自己家往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