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源南乡 查看内容

贫困户变身保洁员 就业增收又美了乡村

2020-6-16 09:1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吴振彬、康群报道:清晨五时,天刚蒙蒙亮,刘禄文早早起床,简单地吃了早餐后,就驾驶三轮车穿梭在村里的每个生活垃圾收集点开始垃圾清运工作了。  刘禄文今年50岁,是新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听力残疾二级,配 ...

吴振彬、康群报道:清晨五时,天刚蒙蒙亮,刘禄文早早起床,简单地吃了早餐后,就驾驶三轮车穿梭在村里的每个生活垃圾收集点开始垃圾清运工作了。

  刘禄文今年50岁,是新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本人听力残疾二级,配偶患有2型糖尿病性足溃疡和周围血管病,女儿、儿子还在上学。

  为给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刘禄文决心找份工作补贴家用。2014年,经新棚村村“两委”推荐,他成功应聘为新棚村保洁员,每天的工作是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清运。

  从事保洁员工作以来,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凛,刘禄文每天都准时驾驶三轮车到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从清晨到中午,刘禄文负责的区域共有280多个垃圾收集点,其中包含2个中型垃圾桶。

  没有帮手,没有机械设备,所有垃圾全部靠刘禄文一个人手工装车,一圈下来,往往需要五个多小时。一开始是一天六车垃圾,后来增加到十车以上,刘禄文一天也没落下,真正做到日清日运。

  保洁员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让刘禄文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也在2015年成功脱贫,一家人的日子蒸蒸日上。

  据了解,为让贫困户有固定收入,近年来,源南乡积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的重要举措,根据贫困户的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合理设立保洁员、护林员、护河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让125名贫困户变成了“工薪族”。

  同时,源南乡将公益性岗位设置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又确保了乡村环境卫生的整洁,实现了“促脱贫”与“美乡村”双赢的目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