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张佳坊乡 查看内容

【决战决胜他脱贫攻坚】红色山村的美丽蝶变

2020-6-17 14:1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湘东区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粮食生产和早稻种植目标任务,全力保障早稻生产任务落实落细,取得明显成效。该区出台激励措施,全力保障收购,区财政给予早稻生产每亩50元补助,为辖区内种粮大户提供免费早稻种子 ...

群山环绕,树木郁郁葱葱,梯田层层叠叠,稻花香夹杂着草木香扑鼻而来,鸟鸣和着蛙声悠然入耳……走进芦溪县张佳坊乡报恩台村,一幅夏日乡村画卷展现眼前。当年,这里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秋收起义部队曾驻扎于此。如今,这片经历了枪林弹雨洗礼的红色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美丽的蝶变。

说起报恩台的红色故事和红色资源,村支部书记刘本梅打开了话匣子:“1927年9月23日,由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先头部队在山口岩遭遇敌军追击,部队被迫撤退,转移至张佳坊乡境内。在报恩台籍地下党员刘章恩的引领下,经芭蕉冲、马坪里到达报恩台屋场,分别在周氏祠堂和刘氏祠堂稍作休整,商量下一步行军路线。部队出发前,将在山口岩战斗中身负重伤的几名战士留在了报恩台养伤。除了秋收起义部队曾经在这里驻扎,报恩台还有红军烈士墓等红色资源,村里的‘初心堂’就建在烈士刘章恩的祖居。”

有着红色基因和红色资源的报恩台村,近几年乘着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在张佳坊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探索乡村旅游与红色教育结合的发展新路。以红色文化和徒步拓展相结合的方式,致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在持续开展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完成环村路白改黑工程的同时,投入220万元,升级打造了一条红色徒步路线。新建或改造游步道、旅游公厕、瞭望台、竹木屋、小广场等旅游设施。利用闲置的烈士祖居建起了“初心堂”,开设农村党校,并设有阅览、棋牌和土特产展示等功能室。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从事农产品种养加工和旅游接待。全村70余户村民中已有50余户加入合作社,种植了430亩秋雪蜜桃和50亩金兰柚。

为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报恩台村与芦溪县委党校合作,利用村里的“初心堂”等资源,广泛开展红色培训活动。红色培训内容既有在“初心堂”开展的微党课等室内课程,又有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等户外活动。

居住环境好了,经济搞活了,村里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各项工作都得到村民的积极支持。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前来徒步休闲的游客不断增多。游客多了,土特产销售和农家乐随之升温。为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加强接待管理,村里对有意向和条件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进行厨艺培训,团体性旅游和培训餐饮接待由村里统筹安排。去年,全村共接待红色培训和休闲旅游1万余人次,农家乐餐饮收入25万元,销售土特产超10万元。村民刘见南和卜茶英夫妇,一个已80岁,一个70多岁,去年光农家乐就收入两万余元,“真没想到,不光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在家还能挣这么多钱!”

“我们打算扩大红色培训基地,努力把红色培训做得更好。同时开展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引进企业将村里的土屋改造成民宿。”报恩台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本立说,“将来村里的环境会更好,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一定会不断提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