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百姓的“水缸”安全,这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为此芦溪生态环境局下实功、下苦功,扎实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防”“治”齐抓,全力守护农村“水缸”安全。现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一是抓保护,护“饮水”。严格对照标准依法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截至目前,全县4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已完成。建立“一源一档”,强化了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印发了《蓝天碧水净土·行动计划》,对饮用水源保护、饮水安全信息公开、网格化巡查机制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已建立4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档案并基本完成勘界、立标工作。 二是控源头,保“好水”。加密水质监测,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巡查制度每月对4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完善水质预警预报机制,根据每月水质分析报告,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巡查。 三是补短板,治“差水”。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上游村庄点源污染和农业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排查整治,推进村庄污水有效处理。加强“小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严厉打击超标排污、偷排等违规行为。定期组织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规范化建设、界标警示牌设置等环境状况开展评估,并将发现的问题通报至相关乡镇,做到发现一起及时整治一起,不留水环境安全死角。 饮水安全是底线任务,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护工作,让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喝上水”实现“喝好水”,是每一个环保人的责任及义务。下一步,芦溪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百姓饮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