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婉佳报道:芦溪县源南乡党委将把“三化”建设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结合源南乡实际,实现“三大转变”。 实现阵地从“有”向“好”的转变 开展“三化”建设,首先要整治场所问题,使党的基层场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简朴实用,实现阵地从“有”向“好”的转变。 实现集中办公。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涉及民政、农医保、农业等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并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目前,源南乡10个村全面实现了集中办公,在场所设置上更加便民。 整合村级资源。在工作初期,该乡选择了硬件设施较好的石塘、南溪村作为全乡“三化”建设示范点,立足村部实际,在设计上不仅在一楼实现集中办公,还规范建设了便民服务、党员活动、廉洁萍乡、警务、退役军人服务、综治等七大功能布局,并整合农村现有的闲置用房、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硬件建设上标准,软件建设便群众”。 通过打造一批示范点,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推动全乡各支部“三化”建设。 实现制度从“全”向“强”的转变 该乡重点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切实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班子建设合理化。根据各村实际,对4个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2名党组织书记为致富带头人,推行了村级后备干部进村跟班,目前各村共有后备干部72人。 组织生活规范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各村根据实际成立了“红色连心”服务队,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开展了脱贫攻坚、环境整治、反诈骗宣传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经费保障制度化。严格落实了村干部工资按月发放,落实了党组织活动经费、党组织关爱金等专项经费。通过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后顾之忧。 实现作用从“在”向“优”的转变 发挥党组织作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该乡深化乡镇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把村级正职纳为绩效考核对象,进一步激励干事创业激情。 发挥党员作用。依托各村成立的“红色连心”服务队,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重大民生实事上来,促使无职党员“无位”变“有位”,同时引领吸纳优秀团员、群众加入服务队,极大丰富了全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