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敏捷,办事利落,每天都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这是湖上乡凡家村干部群众对驻村第一书记李西京的印象。 李西京是一名“老基层”,1997年开始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是第23年头了,由于工作表现优秀,2019年12月,他接受组织选派,开始担任凡家村驻村第一书记。虽然才上任半年,但说起脱贫攻坚来,李西京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细心呵护的工作手札中更是满满记载着凡家村贫困户详细资料、第一书记培训知识、精准扶贫政策等。 作为一名“老基层”,李西京有一套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特殊方式。来到凡家村后,为了尽快摸清村情和贫困户情况,李西京坚持吃住在村,把田间地头、村边路口作为开展好帮扶工作的切入点,与村民唠家常、交朋友,宣传解读扶贫政策,悉心听取大家对驻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村民们的大事小情记在自己心里......就这样,他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访遍了66户287个贫困户,不分昼夜,不分假期。同时,他还带领着驻村工作队把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台账进行重新整理归档。对待群众的困难、村里的大小事情......李西京始终做到耐心细致、用心用情用力。 驻村伊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又恰逢春节期间,可李西京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没有半句怨言,毅然选择了与凡家村村民一同抗击疫情,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凡家村抗“疫”一线。他充分发挥党群连心桥作用,召开村两委会议,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全村各个出口处设置交通管制点,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坚持每天对村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消杀;每天定期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张贴防控标语。同时,他还带领着驻村工作队员及村“两委”成员组成“代购队”,主动为村民收寄快递,代购菜、米、液化气等基本生活物资。期间,村民刘玄的孩子突然身体不适,出现咳嗽发烧的现象,在这个特殊时期,这可是个大事,全家都慌神了,李西京在上门走访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上报湖上乡党委、政府,并联系医生到村对孩子进行了多方面的检测,经查孩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经过医生的诊治,不日孩子就痊愈了,全家人终于松了口气。“没有李书记的帮忙,我家仔仔怕是要受一番苦头,真的太感谢他。”现在,在凡家村,大家都说李西京是“村民的家里人”。 宣传党的政策、建强基层组织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为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党员开展各类活动,李西京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建设党组织阵地标准化,探索管理手段信息化,努力实现机制运行规范化,增强凡家村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李西京驻村半年多的时间里,共组织党员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活动10余次,参与人数达230余人次。用李西京的话说:“只有让党支部活起来,让广大党员动起来,才能发挥党支部的强大力量,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为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我就是想让凡家村的老百姓多赚点钱。”这是李西京来凡家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初心。因为之前在湖上乡工作多年,李西京对湖上乡的各个村落都有所了解,到凡家村后,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凡家村传承了400多年的孵鸭技术发展为村里的扶贫产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与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商讨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想法可行,但是要有规模、要形成产业,就需要有固定的大场所和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可这些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怎么办呢?就在大家都犯难的时候,国家的好政策带来了好消息,作为深度贫困村,凡家村可以申请20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债券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就这样,在市县有关单位的倾力扶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凡家村鸭苗孵化车间以及脱贫攻坚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自此,每日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李西京便是去施工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督促施工方一定要确保施工质量,从选址、平土、奠基......他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到施工现场去看上一眼,他说:“它们就像是我的孩子,每天不来看一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目前,凡家村鸭苗孵化车间以及脱贫攻坚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便可投产收效。 凡家村爱心超市里贫困户积分兑换商品 心中有百姓,百姓心里的那杆秤自然就会倾向你。走在村里,不论是拉货的司机、还是走路的村民,看到李西京都会主动停下来亲切地叫一声“李书记!”李西京用半年的时间将凡家村变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说:“我是带着使命过来的,捧一颗红心,抱定脱贫致富信心,脱贫路上凡家村坚决不掉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