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端午至”,为喜迎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青山镇各地纷纷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深挖节日文化内涵,传播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优秀传统品德,用传统节日文化为纽带,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乌石村邀请贫困户和群众在扶贫产业乌石印象生态园开展绿水青山“粽”是情主题活动,通过包粽子、制作香囊、端午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吸引诸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并将制作好的粽子分发给贫困群众。 源头村在高自立红色文化广场举办“感念党恩话端午”扶贫帮困扎粽子比赛活动,贫困户和驻村帮扶干部以及前来参观的游客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贫困户钟良萍等人“现场教学”,手把手传授包粽子要领,并将包好的粽子送给贫困户和村里孤寡老人。 八一社区开展“我爱中国节 端午名粽香”包粽子比赛和知识竞答活动。 水口社区开展“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主题活动。 新建社区开展“端午粽飘香 浓浓社区情”包粽子比赛及知识竞答活动。 端午习俗 一吃:吃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 一说是为了托人江中 以免鱼虾噬咬屈原遗体 二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 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 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之功 食用粽子 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 二戴:戴香囊 戴香囊 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 为了清香、驱虫、避瘟 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 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 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 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通九窍、防瘟病 老年人一般喜欢戴桃子、苹果 和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 象征万事如意、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 青年人则是一般佩戴着 恋人早早做好的精致香囊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三采:采艾草 传说远古时候神仙与水怪约定 只要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 于是人们端午节喜欢采摘和悬挂艾草 意欲驱散妖魔,保卫家族 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 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可驱蚊蝇,净化空气 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 可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 四饮:饮雄黄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 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成为流传甚广的雄黄酒 同时人们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 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但雄黄属有毒类中药 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 专家建议用黄酒和五加酒代替 黄酒属温性 生饮可治疗天热引起的厌食、烦躁 热饮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 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五赛:赛龙舟 屈原含恨投江 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由此赛龙舟也成为 端午最传统的习俗之一 赛龙舟不仅有趣好玩 而且锻炼身体的效果非常好 对久坐族改善 腰肌劳损、肌肉僵硬等问题 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斗转星移间 端午佳节承载了人们 对圣贤的缅怀 对健康的追求 对疾病的防治 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 平安是福 今日端午 惟愿你平安 |